中草药——火麻仁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果实及种子类
火麻仁
平
辛
性味功效《神农本草经》味辛,平。主五劳七伤,利五藏,下血寒气,多食令人见鬼狂走。久服通神明,轻身。
《本草经集注》味辛,平,有毒。主五劳七伤,利五藏,下血寒气。破积,止痹,散脓。多食令人见鬼狂走。久服通神明,轻身。
《长沙药解》味甘,气平,性滑。入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足厥阴肝经。润肠胃之约涩,通经脉之结代。
归经《长沙药解》:归胃、大肠、肝经
别名大麻仁、麻仁、麻子仁、麻子
《神农本草经》麻蕡、麻勃
常用方《长沙药解》《伤寒》麻仁丸,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杏仁一斤,去皮尖,炒用,研如脂,大黄一斤,厚朴一斤,枳实半斤。末,炼蜜丸。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治阳明病,脾约便难。以脾气约结,糟粕不能顺下,大肠以燥金主令,敛涩不泄,日久消缩,约而为丸。燥结不下,是以便难。麻仁、杏仁,润燥而滑肠,芍药、大黄,清风而泻热,厚朴、枳实,行滞而开结也。
炙甘草,方在 ...
中草药——灵芝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藻菌树脂类
灵芝
平
甘
性味功效《中药大辞典》滋补强壮。用于健脑、消炎、利尿、益肾。
归经
别名-
常用方-
使用注意饮片
来源产地《中药大辞典》为多孔蓖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全年可采,阴干或晒干。
夏、秋季多生于林内阔叶树的木桩旁,或木头、立木、倒木上,有时也生于针叶树上,有栽培。产于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
产地
加工炮制
var isMobile = navigator.userAgent.match(/(phone|pad|pod|iPhone|iPod|ios|iPad|Android|Mobile|BlackBerry|IEMobile|MQQBrowser|JUC|Fennec|wOSBrowser|BrowserNG|WebOS|Symbian|Windows Phone)/i);
var isEncrypt = document ...
中草药——炉甘石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矿物类
炉甘石
平
外用及其他
甘
性味功效《玉楸药解》味甘,气平,入手太阴肺经。明目退翳,收敛疮肉。
炉甘石清金燥湿,治眼病红肿翳障,弦烂泪流,兼医痔瘘下疳,止血消毒,并疗阴囊湿痒。
锻红,童便浸数次,水洗,研细,水飞。
归经《玉楸药解》:归肺经
别名-
常用方-
使用注意《玉楸药解》炉甘石生金银矿,秉寒肃燥敛之气。最能收湿合疮,退翳除烂。但病重根深,不能点洗收效,必须服药饵,用拔本塞源之法。若眼科诸言,一派胡说,不可服也。
饮片
来源产地《中药大辞典》为碳酸盐类矿物菱锌矿的矿石。采得后,除去杂石、泥土。
产于广西、四川、云南、湖南等地。
加工炮制《中药大辞典》炉甘石:拣去杂质,打碎。
煅甘石:取净炉甘石,打碎,置坩埚内,在无烟的炉火中煅烧至微红,取出,立即倒入水盆中浸淬,搅拌,倾出混悬液,将石渣晾干,再煅烧3~4次,最后将石渣弃去。取混悬液澄清,倾去清水,将滤出的细粉干燥。
黄连水拌甘 ...
中草药——爵床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全草类
爵床
寒
清热药
咸
性味功效《神农本草经》味咸,寒。主腰脊痛,不得着床,俯仰艰难,除热,可作浴汤。
《本草经集注》味咸,寒,无毒。主治腰脊痛,不得著床,俯仰艰难,除热,可作浴汤。
归经
别名小青草
常用方-
使用注意饮片
来源产地《本草经集注》生汉中川谷及田野。
《中药大辞典》为爵床科植物爵床的全草。立秋后采收,晒干。
生于旷野草地和路旁的阴湿处。分布山东、浙江、江苏、江西、湖北、四川、云南、广东、福建及台湾等地。
产地
加工炮制
var isMobile = navigator.userAgent.match(/(phone|pad|pod|iPhone|iPod|ios|iPad|Android|Mobile|BlackBerry|IEMobile|MQQBrowser|JUC|Fennec|wOSBrowser|BrowserNG|WebOS| ...
中草药——片姜黄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根及根茎类
片姜黄
温
苦, 辛
性味功效《中国药典》辛、苦,温。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用于血滞经闭,行经腹痛,胸胁剌痛,风湿痹痛,肩臂疼痛,跌扑损伤。
归经
别名-
常用方-
使用注意饮片
来源产地《中国药典》为姜科植物温郁金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趁鲜纵切厚片,晒干。
产地
加工炮制
var isMobile = navigator.userAgent.match(/(phone|pad|pod|iPhone|iPod|ios|iPad|Android|Mobile|BlackBerry|IEMobile|MQQBrowser|JUC|Fennec|wOSBrowser|BrowserNG|WebOS|Symbian|Windows Phone)/i);
var isEncrypt = document.getElementB ...
中草药——牛扁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根及根茎类
牛扁
微寒
苦
性味功效《神农本草经》味苦,微寒。主身皮疮热气,可作浴汤。杀牛虱小虫,又疗牛病。
《本草经集注》味苦,微寒,无毒。主治身皮疮热气,可作浴汤。杀牛虱、小虫,又治牛病。
归经别名-
常用方-
使用注意饮片来源产地《本草经集注》生桂阳川谷。
今人不复识此,牛疫代代不无用之。既要牛医家应用,而亦无知者。
《中药大辞典》为毛茛科植物牛扁的根、茎、叶。
生于山地林中或林边草地。分布甘肃、陕西、山西、河北等地。
产地
加工炮制
var isMobile = navigator.userAgent.match(/(phone|pad|pod|iPhone|iPod|ios|iPad|Android|Mobile|BlackBerry|IEMobile|MQQBrowser|JUC|Fennec|wOSBrowser|BrowserNG|WebOS ...
中草药——牛膝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根及根茎类
牛膝
平
活血祛瘀药
苦, 酸
性味功效《神农本草经》味苦、酸。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伤热火烂,堕胎。久服轻身耐老。
《本草经集注》味苦、酸,平,无毒。主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治伤中少气,男子阴消,老人失溺,补中续绝,填骨髓,除脑中痛及腰脊痛,妇人月水不通,血结,益精,利阴气,止发白。久服轻身耐老。
《雷公炮制药性解》味苦、酸,性平,无毒,入肾经。补精气,利腰膝,填骨髓,除脑漏,祛寒湿,破血结,通月经,坠胎孕,理膀胱气化迟难,阴中作痛欲死。去芦,酒浸一宿用。
丹溪云:牛膝引诸药下行,宜入足少阴以理诸疾,妇人得之,应归血海,故行血有功。
《本草经解》气平,味苦酸,无毒。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久服轻身耐老。
牛膝气平,禀天秋降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苦酸无毒,得地木火之味,入足厥阴 ...
中草药——牛蒡子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果实及种子类
牛蒡子
平
解表药
辛
性味功效《本草经集注》味辛,平,无毒。主明目,补中,除风伤。
《雷公炮制药性解》味辛,性温,无毒,入十二经。主风湿瘾疹盈肌,咽喉风热不利,诸肿疮疡之毒,腰膝凝滞之气,润肺止嗽,散气消痰。酒拌蒸,待有白霜出,拭去,干焙捣用。
《主治秘诀》及东垣皆云牛蒡子辛温,故能入十二经而通散也。洁古云“吞一枚,可出痈疽头”,亦表其辛散之功耳。《本草》言其性平,误矣。
《本草经解》气平,味辛,无毒。主明目补中,除风伤。(一名恶实。酒蒸拭净焙)
牛蒡子气平,禀天秋平之金气,味甘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
牛蒡气平清热,味辛散郁,郁热清,则目得血而能视矣,所以明目。中者阴之守也,人身阴阳,求之升降,牛蒡辛平清肺,肺气下降则阴生,所以补中也。
风伤于卫,卫附皮毛,皮毛者肺之合也,辛平疏肺,则皮毛解散,所以除风伤也。
《玉楸药解》味苦,气平,入手太 ...
中草药——牛蒡根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根及根茎类
牛蒡根
凉
甘, 苦
性味功效《本草经集注》根、茎疗伤寒寒热,汗出中风、面肿,消渴,热中,逐水。
归经
别名东洋参、恶实根、鼠粘根、牛菜
常用方-
使用注意饮片
来源产地《中药大辞典》菊科植物牛蒡的根,10月间采挖2年以上的根,洗净晒干。
产地
加工炮制
var isMobile = navigator.userAgent.match(/(phone|pad|pod|iPhone|iPod|ios|iPad|Android|Mobile|BlackBerry|IEMobile|MQQBrowser|JUC|Fennec|wOSBrowser|BrowserNG|WebOS|Symbian|Windows Phone)/i);
var isEncryp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hexo-blog-encrypt ...
中草药——牛角䚡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动物类
牛角䚡
温
甘, 苦
性味功效《神农本草经》下闭血,瘀血,疼痛,女人带下血。
《本草经集注》主下闭血,瘀血,疼痛,女人带下,下血。燔之,味苦,无毒。
《雷公炮制药性解》主赤白带及行血。
《玉楸药解》通经破瘀,止血泄利。
归经别名牛角腮
常用方-
使用注意饮片
来源产地产地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角中的骨质角髓。由宰牛场收集。从牛角中取得后,用清水浸泡数天,刮去残肉,再洗净、晒干。
主产江苏,其他各地亦产。
产地
加工炮制《中药大辞典》生牛角腮:牛角腮洗净后,劈成小条,日晒夜露至无腥为度,再晒干。
炒牛角鳃:先将砂子入锅炒热,再入生牛角鳃拌炒至黄色为度,取出、筛去砂子,放凉即可。
var isMobile = navigator.userAgent.match(/(phone|pad|pod|iPhone|iPod|ios|iPad|Android|Mo ...
中草药——牛黄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动物类
牛黄
平
清热药
苦
性味功效《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惊痫,寒热,热盛狂痓,除邪逐鬼。
《本草经集注》味苦,平,有小毒。主治惊痫,寒热,热盛狂痉,除邪逐鬼。治小儿百病。诸痫热,口不开,大人狂癫,又堕胎。久服轻身,增年,令人不忘。
《雷公炮制药性解》味苦,性平,有小毒,入心经。主大人癫狂发痉,中风痰壅不语,小儿惊痫天吊,客忤口噤,除邪逐鬼,定魄安魂,能堕胎孕。须体轻微香,磨甲色透,置舌上先苦后甘、清凉透心者为真。
牛黄味苦,宜归心部,癫狂等证,何不属心,而有不疗者耶?
《玉楸药解》牛黄治惊狂风热。
归经《雷公炮制药性解》:归心经
别名西黄、犀黄
常用方-
使用注意《本草经集注》人参为之使,得牡丹、菖蒲利耳目,恶龙骨、地黄、龙胆、蜚蠊,畏牛膝。
《雷公炮制药性解》人参为使,恶龙骨、地黄、龙胆、蜚蠊、常山,畏牛膝、干漆。
饮片
来源产地《本草经集注》生晋地平泽,生于牛,得之即阴干百日, ...
中草药——牡丹皮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皮类
牡丹皮
寒
清热药
辛
性味功效《神农本草经》味辛,寒。主寒热,中风瘈疭,痉,惊痫邪气,除癥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创。
《本草经集注》味辛、苦,寒、微寒,无毒。主治寒热,中风,瘛瘲 ,痉,惊痫,邪气,除癥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治痈疮。除时气,头痛,客热,五劳,劳气,头腰痛,风噤,癫疾。
《雷公炮制药性解》味辛苦,性微温,无毒,入肝经。治一切冷热气血凝滞,吐衄血瘀积血,跌扑伤血,产后恶血。通月经,除风痹,催产难。
丹皮主用,无非辛温之功,禹锡等言其治冷,当矣。本草曰性寒,不亦误耶!夫肝为血舍,丹皮乃血剂,固宜入之,本功专行血,不能补血,而东垣以此治无汗骨蒸,六味丸及补心丹皆用之,盖以血患火烁则枯,患气郁则新者不生。此剂苦能泻阴火,辛能疏结气,故为血分要药。
《本草经解》气寒,味辛,无毒。主寒热中风,瘛瘲惊痫,邪气,除癥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疮。
丹皮气寒,禀天冬寒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