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棘针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叶类
棘针
寒
辛
性味功效《神农本草经》味辛,寒。主心腹痛,痈肿渍脓,止痛。
《本草经集注》味辛,寒,无毒。主治心腹痛,痈肿,溃脓,止痛。决刺结,治丈夫虚损,阴痿,精自出,补肾气,益精髓。
归经别名《神农本草经》白棘
《本草经集注》棘刺
常用方-
使用注意饮片来源产地《本草经集注》生雍州川谷。
李云此是酸枣树针,今人用天门冬苗代之,非真也。
《中药大辞典》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棘刺。
产地
加工炮制
var isMobile = navigator.userAgent.match(/(phone|pad|pod|iPhone|iPod|ios|iPad|Android|Mobile|BlackBerry|IEMobile|MQQBrowser|JUC|Fennec|wOSBrowser|BrowserNG|WebOS|Symbian|Windows Phone ...
中草药——榉树皮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皮类
榉树皮
大寒
苦
性味功效《本草经集注》大寒。主治时行头痛,热结在肠胃。
归经别名榉皮
常用方-
使用注意饮片来源产地《本草经集注》山中处处有,皮似檀、槐,叶如栎、槲,人亦多识用之。削取里皮,去上甲,煎服之,夏日作饮去热。
《中药大辞典》为榆科植物大叶榉树或其同属植物的树皮。
分布江苏、浙江、湖南、安徽、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产地
加工炮制《雷公炮炙论》雷公云∶凡使,勿用三、四年者,无力。用二十年已来者,心空,其树只有半边向西生者是。
凡修事,斧剥下,去上粗皮,细锉,蒸,从巳至未,出,焙干用。
var isMobile = navigator.userAgent.match(/(phone|pad|pod|iPhone|iPod|ios|iPad|Android|Mobile|BlackBerry|IEMobile|MQQBrowser|JUC|F ...
中草药——橘核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果实及种子类
橘核
平
性味功效《本草撮要》味苦,入足厥阴经。功专行肝气,消肿散毒,腰肾疼痛。
归经
别名-
常用方《本草撮要》得荔核治疝。酒炒良。
使用注意饮片
来源产地《中药大辞典》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种子。
主产福建、浙江、江西、四川等地。
产地
加工炮制
var isMobile = navigator.userAgent.match(/(phone|pad|pod|iPhone|iPod|ios|iPad|Android|Mobile|BlackBerry|IEMobile|MQQBrowser|JUC|Fennec|wOSBrowser|BrowserNG|WebOS|Symbian|Windows Phone)/i);
var isEncryp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hexo-blog-en ...
中草药——橘红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皮类
橘红
温
性味功效《本经逢原》专主肺寒咳嗽多痰,虚损方多用之。
归经
别名-
常用方-
使用注意《本经逢原》久嗽气泄又非所宜。
饮片来源产地《中药大辞典》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的外层红色部分。取新鲜橘皮,用刀扦下外层果皮,晾干或晒干。
产地
加工炮制《中华本草》橘红:拣去杂质,刷净,用时折碎。
盐橘红:取净橘红用盐开水均匀喷洒,使其吸收,晾干。(每橘红100斤,用食盐2斤,温开水适量化开澄清)
蜜橘红:将橘红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时,加入蜂蜜拌匀,再炒至略带焦黄色,取出,晾干。(每橘红100斤,用蜂蜜25斤)
var isMobile = navigator.userAgent.match(/(phone|pad|pod|iPhone|iPod|ios|iPad|Android|Mobile|BlackBerry|IEMobile| ...
中草药——橘络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果实及种子类
橘络
平
性味功效《本草撮要》味淡微苦,入足少阴经,功专通经络滞气脉胀,驱皮里膜外积痰。
归经别名橘筋
常用方-
使用注意饮片
来源产地《中药大辞典》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内层的筋络。12月至次年1月间采集,将橘皮剥下,自皮内或橘瓤外表撕下白色筋络,晒干或微火烘干。比较完整而理顺成束者,称为”凤尾橘络”(又名”顺筋”)。多数断裂,散乱不整者,称为”金丝橘络”(又名”乱络”,”散丝橘络”)。如系用刀自橘皮内铲下者,称为”铲络”。
加工炮制
var isMobile = navigator.userAgent.match(/(phone|pad|pod|iPhone|iPod|ios|iPad|Android|Mobile|BlackBerry|IEMobile|MQQBrowser|JUC|Fennec|wOSBrowser|Br ...
中草药——款冬花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花类
款冬花
温
化痰止咳药
辛
性味功效《神农本草经》味辛,温。主咳逆,上气,善喘,喉痹,诸惊痫,寒热邪气。
《本草经集注》味辛、甘,温,无毒。主治咳逆上气善喘,喉痹,诸惊痫,寒热,邪气。消渴,喘息呼吸。
《雷公炮制药性解》味苦、辛,性温,无毒。入心、肺二经。主中风喉痹,肺痿肺痈,润心肺,止咳嗽,除痰喘,定惊悸,洗肝明目。
款冬,辛甘发散为阳,故入心、肺,以理痰嗽等证。
《本草经解》气温,味辛,无毒。主咳逆上气,善喘,喉痹,诸惊痫,寒热邪气。
款冬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润泽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俱升,阳也。
肺金主气,气逆则火乘金,而咳逆上气气喘矣;其主之者,味辛润肺,气温宣通,则肺金下降之令行而诸症平也。喉痹者,火结于喉而闭塞也,喉亦属肺;款冬辛温通肺,故并主喉痹也。
诸惊痫寒热邪气者,惊有虚实之别,痫有五脏之分,其类不一,所以邪气亦有寒热之殊也,其 ...
中草药——毛茛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全草类
毛茛
温
外用及其他
性味功效《中药大辞典》味辛,温,有毒。治疟疾,黄疸,偏头痛,胃痛,风湿关节痛,鹤膝风,痈肿,恶疮,疥癣,牙痛,火眼。
归经
别名-
常用方-
使用注意饮片来源产地《中药大辞典》为毛茛科植物毛茛的全草及根。夏、秋采取。一般鲜用。
生长于河沟、池沼、水堤旁及阴湿的草丛中。全国大部地区有分布。
产地
加工炮制
var isMobile = navigator.userAgent.match(/(phone|pad|pod|iPhone|iPod|ios|iPad|Android|Mobile|BlackBerry|IEMobile|MQQBrowser|JUC|Fennec|wOSBrowser|BrowserNG|WebOS|Symbian|Windows Phone)/i);
var isEncrypt = document. ...
中草药——毛诃子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果实及种子类
毛诃子
平
涩, 甘
性味功效《中国药典》甘、涩,平。清热解毒,收敛养血,调和诸药。用于各种热症,泻痢,黄水病,肝胆病,病后虚弱。
归经别名毗黎勒
常用方-
使用注意饮片
来源产地《中国药典》为使君子科植物毗黎勒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产地
加工炮制
var isMobile = navigator.userAgent.match(/(phone|pad|pod|iPhone|iPod|ios|iPad|Android|Mobile|BlackBerry|IEMobile|MQQBrowser|JUC|Fennec|wOSBrowser|BrowserNG|WebOS|Symbian|Windows Phone)/i);
var isEncryp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hex ...
中草药——没食子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没食子
温
苦
性味功效《玉楸药解》味苦,微温,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补精血,乌须发。
没石子性气温涩,治虚冷滑泄,赤白痢疾。合药染须。烧灰扑汗,治阴汗。
亦名无余子。
归经《玉楸药解》:归肾、肝经
别名没石子、墨石子、无余子
常用方-
使用注意饮片来源产地《中药大辞典》为没食子蜂科昆虫没食子蜂的幼虫,寄生于壳斗科植物没食子树幼枝上所产生的虫瘿。通常于8~9月间,采集尚未穿孔的虫瘿,晒干。
产希腊、土耳其、伊朗等地。
加工炮制《雷公炮炙论》雷公云∶墨石子凡用,勿令犯铜、铁,并被火惊者。颗小、文细、上无栨米者妙。
凡修事,用浆水于砂盆中或硬青石上研令尽,却焙干,研了用。
勿捣,能为乌犀色。
《玉楸药解》焙,研屑用。
《中药大辞典》洗净,晒干,捣碎。
var isMobile = navigator.userAgent.match(/(phone|pad| ...
中草药——没药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藻菌树脂类
没药
平
活血祛瘀药
苦, 辛
性味功效《雷公炮制药性解》味苦、辛,性平,无毒,入十二经。主破癥结宿血,止痛,疗金疮、杖疮、痔疮,诸恶肿毒,跌打损伤,目中翳晕,历节诸风,骨节疼痛,制同乳香。
没药与乳香同功,大抵血滞则气壅淤,气壅淤则经络满急,故痛且肿,得没药以宣通气血,宜其治也。
《玉楸药解》味苦,气平,入足厥阴肝经。破血止痛,消肿生肌。
没药破血行瘀,化老血宿癥,治痈疽痔漏、金疮杖疮、跌扑损伤、一切血瘀肿痛。疗经期产后、心腹疼痛诸证。
制同乳香。
归经《雷公炮制药性解》:归十二经
《玉楸药解》:归肝经
别名末药
常用方-
使用注意饮片
来源产地《中药大辞典》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或爱伦堡没药树的胶树脂。11月至翌年2月或6~7月采收。本品多由树皮的裂缝处自然渗出;或将树皮割破,使胶树脂从伤口渗出。初呈黄白色的液体,接触空气后逐渐凝固而成红棕色硬块。采得后去净树皮及杂质,置干燥通 ...
中草药——满山红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叶类
满山红
寒
性味功效《中药大辞典》辛、苦,寒。止咳祛痰。用于咳嗽气喘痰多。
归经
别名-
常用方-
使用注意饮片来源产地《中药大辞典》为杜鹃花科植物兴安杜鹃的叶。秋、冬采,晒干。
生于山脊、山坡及林内酸性土壤上。分布东北及内蒙古等地。
产地
加工炮制
var isMobile = navigator.userAgent.match(/(phone|pad|pod|iPhone|iPod|ios|iPad|Android|Mobile|BlackBerry|IEMobile|MQQBrowser|JUC|Fennec|wOSBrowser|BrowserNG|WebOS|Symbian|Windows Phone)/i);
var isEncryp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hexo-blog-encrypt');
...
中草药——漏芦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根及根茎类
漏芦
寒
清热药
苦, 咸
性味功效《神农本草经》味苦、咸,寒。主皮肤热,恶创,疽痔,湿痹,下乳汁。久服轻身益气,耳目聪明,不老延年。
《本草经集注》味苦、咸,寒、大寒,无毒。主治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止遗溺,热气疮痒如麻豆,可作浴汤。久服轻身,益气,耳目聪明,不老延年。
《玉楸药解》味咸,微寒,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利水秘精,凉血败毒。
漏芦咸寒,利水泻湿,清肝退热,治失溺遗精。淋血便红,眼痛目赤,背疽乳痈,痔瘘瘰疬,白秃金疮,历节带下,泄利。治一切虫伤跌打,恶疮毒肿。排脓止血,服浴皆善。下乳汁最捷。
归经《玉楸药解》:归肾、肝经
别名《神农本草经》野兰
常用方-
使用注意饮片
来源产地《本草经集注》生乔山山谷。八月采根,阴干。
乔山应是黄帝所葬处,乃在上郡。今出近道亦有,治诸瘘疥,此久服甚益人,而服食方罕用之。今市人皆取苗用之。世中取根,名鹿骊根,苦酒摩,以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