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藏菖蒲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根及根茎类
藏菖蒲
温
性味功效《中国药典》苦、辛,温、燥、锐。温胃,消炎止痛。用于补胃阳,消化不良,食物积滞,白喉,炭疽等。
归经别名-
常用方-
使用注意饮片
来源产地《中国药典》为天南星科植物藏菖蒲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加工炮制
var isMobile = navigator.userAgent.match(/(phone|pad|pod|iPhone|iPod|ios|iPad|Android|Mobile|BlackBerry|IEMobile|MQQBrowser|JUC|Fennec|wOSBrowser|BrowserNG|WebOS|Symbian|Windows Phone)/i);
var isEncryp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hexo-blog-encrypt') ...
中草药——藏青果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果实及种子类
藏青果
凉
性味功效《全国中草药汇编》苦、微甘、涩,凉。清热生津,利咽解毒。用于慢性咽喉炎,声音嘶哑,咽喉干燥。
归经
别名西青果
常用方-
使用注意饮片
来源产地《全国中草药汇编》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干燥幼果。9~10月采收,经蒸煮后晒干即可。
产地
加工炮制
var isMobile = navigator.userAgent.match(/(phone|pad|pod|iPhone|iPod|ios|iPad|Android|Mobile|BlackBerry|IEMobile|MQQBrowser|JUC|Fennec|wOSBrowser|BrowserNG|WebOS|Symbian|Windows Phone)/i);
var isEncryp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hexo-blog-en ...
中草药——蚕沙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动物类
蚕沙
温
性味功效《中华本草》味甘、辛,性温。祛风除湿,和胃化浊,活血通经。主风湿痹痛,肢体不遂,风疹瘙痒,吐泻转筋,闭经,崩漏。
归经
别名蚕砂、蚕屎
常用方-
使用注意饮片
来源产地《中华本草》为蚕蛾科动物家蚕蛾幼虫的干燥粪便。
产地
加工炮制
var isMobile = navigator.userAgent.match(/(phone|pad|pod|iPhone|iPod|ios|iPad|Android|Mobile|BlackBerry|IEMobile|MQQBrowser|JUC|Fennec|wOSBrowser|BrowserNG|WebOS|Symbian|Windows Phone)/i);
var isEncryp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hexo-blog-encrypt');
...
中草药——蝙蝠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动物类
蝙蝠
平
咸
性味功效《神农本草经》味咸,平。主目瞑。明目,夜视有精光。久服令人喜乐,媚好,无忧。
《本草经集注》味咸,平,无毒。主治目瞑痒痛,治淋,利水道,明目,夜视有精光。久服令人喜乐,媚好,无忧。
《雷公炮制药性解》味咸,性微热,有毒,不载经络。主逐五淋,利水道,去翳明目,令人喜乐,媚好忘忧,久服延年。
伏翼,原名蝙蝠,以其昼伏夜飞,因称伏翼。能伏气,冬月不食,故多寿,人服之,宜其有延年之功矣。
归经《雷公炮制药性解》:不载经络
别名《神农本草经》伏翼
常用方-
使用注意《本草经集注》苋实、云实为之使。
饮片来源产地《本草经集注》生太山川谷,及人家屋间。立夏后采,阴干。
伏翼目及胆,术家用为洞视法,自非白色倒悬者,亦不可服之也。
《中药大辞典》为蝙蝠科动物蝙蝠的全体。
栖于建筑物的隙缝或树洞中。白昼将身体挂起或伏着停息,晨昏或夜间活动。冬眠。以昆虫(主要是双翅目)为食。分布 ...
中草药——补骨脂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果实及种子类
补骨脂
大温
补虚药
辛
性味功效《本草经解》气大温,味辛,无毒。主五劳七伤,风虚冷,骨髓伤败,肾冷精流,及妇人血气堕胎。(盐水炒)
补骨脂气大温,禀天阳明之火气,入足阳明胃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色黑而形如肾,入足少阴肾经。气味俱升,阳也。
其主五劳七伤者,五脏之劳,食、忧、饮、房室、饥劳经络营卫七者之伤,莫不伤损先天后天真气而成也;补骨入肾,补真阳以生土,先天与后天相接,腐水谷而化精微,则劳者可温,而伤者可益。
风虚冷者,邪风乘虚而入,以致患冷也;其主之者,辛温可以散风祛冷也。肾主骨,骨髓伤败,肾虚寒也,肾既虚寒,则气不足摄精,精自流矣。补骨温益阳气,辛能润髓,所以主之。
妇人血气,妇人血冷气寒也;补骨温肺,肺主气,而为津液之化源,所以治血冷气寒也。胎者大气举之也,补骨辛温,温能活血,辛能散气,气血活散,所以堕胎也。
《玉楸药解》味辛,苦,气温,入足太 ...
中草药——贝子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动物类
贝子
平
咸
性味功效《神农本草经》味咸,平。主目翳,鬼疰,蛊毒,腹痛,下血,五癃,利水道。烧用之良。
《本草经集注》味咸,平,有毒。主治目翳,鬼疰,蛊毒,腹痛下血,五癃,利水道。除寒热温疰,解肌,散结热。烧用之良。
归经别名白贝齿
《本草经集注》贝齿
常用方-
使用注意饮片
来源产地《本草经集注》生东海池泽。
此是今小小贝子,人以饰军容服物者,乃出南海。烧作细屑末,以吹眼中,治翳良,又真马珂捣末,亦治盲翳。
《中药大辞典》为宝贝科动物货贝或环纹货贝等的贝壳。5~7月间于海边捞取,除去肉,洗净晒干。
货贝:生活于潮间带中潮区的珊瑚礁间,潮退后多隐藏在石块下及珊瑚礁洞穴内。分布南海一带。
环纹货贝:分布南海带。
产于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
加工炮制《雷公炮灸论》雷公云:凡使,勿用花虫壳,其二味相似,只是用之无效。
凡使,先用苦酒与蜜相对秤,二味相和了,将贝齿于酒、蜜中蒸,取出,却于 ...
中草药——败酱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败酱
平
苦
性味功效《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疸,痔,马鞍热气。
《本草经集注》味苦、咸,平、微寒,无毒。主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足,产后腹痛。
《长沙药解》味苦,微寒,入足厥阴肝经。善破瘀血,最排痈脓。
归经《长沙药解》:归肝经
别名败酱草
《神农本草经》鹿肠
《本草经集注》鹿首、马草、泽败
常用方《长沙药解》《金匮》薏苡附子败酱散,方在薏苡。用之治肠痈脉数,以其排积脓而行瘀血也。
败酱苦寒通利,善破瘀血而消痈肿,排脓秽而化癥瘕。其诸主治,止心痛,疗腹疼,住吐衄,破癥瘕,催生产,落胎孕,收带下,平疥癣,除翳膜,去胬肉。败酱即苦菜也。
使用注意饮片
来源产地《本草经集注》生江夏川谷。八月采根,曝干。
出近道,叶似豨莶,根形似柴胡,气如败豆酱,故以为名。
《中药大辞典》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黄花败酱或其近缘植物的带根全 ...
中草药——阿胶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动物类
阿胶
平
补虚药
甘
性味功效《神农本草经》味甘,平。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
《本草经集注》味甘,平、微温,无毒。主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丈夫少腹痛,虚劳羸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久服轻身,益气。
《雷公炮制药性解》味甘、咸,性微温,无毒,入肺、肝、肾三经。主风淫木旺,肢节痿疼,火盛金衰,喘嗽痰血,补劳伤,疗崩带,滋肾安胎,益气止痢。明澈如水,质脆易断者真。蛤粉炒成珠用。
阿胶用黑驴皮造成,黑属水,专入肾,能克火。盖以制“热则生风”之义,故宜入肝。且火得制则金亦无侵,故又宜入肺。夫东阿井系济水所生,性急下趋,清而且重,用之煎煮,搅浊澄清,所以能清上炎之火及上逆之痰也。
《本草经解》气平,味甘,无毒。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 ...
中草药——阿魏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藻菌树脂类
阿魏
热
消食药
辛
性味功效《雷公炮制药性解》味辛,性微热,无毒,入胃经。主破癥积,下恶气,治霍乱,止腹疼,辟瘟禁疟,辟鬼祛邪,能消蛊毒,可灭传尸。
阿魏,辛热之性,与胃腑相宜,故独入之。产波斯国,阿虞木内之脂也。《唐本》注云:体性极臭,而能止臭,亦奇物也。今市家多煎蒜白假充,不可不辨。真者,置热铜器中一日夜,其沾阿魏处白如银。
《玉楸药解》味辛,气臭,入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辟温御瘴,破积消癥。
阿魏辛烈臭恶,化血积血癥,固瘕㿗疝,杀小虫,消疟母,辟温疫瘴疠之灾,解蘑菰牛马之毒。
阿魏生西番昆仑地,是木汁坚凝成冰,松脂渍胶,臭恶异常。炒研入碗,磁面崩损,成片而下,其克伐剥蚀之力,无坚不破,化癖磨癥,此为第一。
归经《雷公炮制药性解》:归胃经
《玉楸药解》:归脾、肝经
别名哈昔呢、哈昔泥
常用方-
使用注意《玉楸药解》可入膏药敷贴,不宜汤丸服饵也。
饮片
来源产地《中药大辞典 ...
中草药——鳖甲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动物类
鳖甲
平
补虚药
咸
性味功效《神农本草经》味咸,平。主心腹癥瘕坚积,寒热,去痞息肉,阴蚀,痔恶肉。
《本草经集注》味咸,平,无毒。主治心腹癥瘕,坚积,寒热,去痞,息肉,阴蚀,痔,恶肉。治温疟,血瘕,腰痛,小儿胁下坚。
《雷公炮制药性解》味咸,性平,无毒,入肺、脾二经。主骨蒸劳嗽,积聚癥瘕,息肉阴蚀痔疽,疮肿瘀血,催生堕胎,妇人五色漏下,九肋者佳。童便浸一宿,滤起,酥炙用。
《本草经解》气平,味咸,无毒。主心腹癥瘕,坚积寒热,去痞疾息肉、阴蚀、痔核、恶肉。(醋炙)
鳖甲气平,禀天秋收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咸无毒,得地北方之水味,入足少阴肾经。气味俱降,阴也。
心腹者,厥阴肝经经行之地也,积而有形可征谓之癥,假物而成者谓之瘕。坚硬之积,致发寒热,厥阴肝气凝聚,十分亢矣。鳖甲气平入肺,肺平可以制肝,味咸可以软坚,所以主之也。
痞者肝气滞也,咸平能制肝而软坚,故亦主之。
息肉阴蚀痔恶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