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艾叶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叶类
艾叶
微温
辛
性味功效《本草经集注》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䘌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
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汁,又杀蛔虫。苦酒煎叶,治癣甚良。
《雷公炮制药性解》味苦,性微温,无毒,入肝、脾二经,主灸百病,温中理气,开郁调经,安胎种子,止崩漏,除久痢,辟鬼邪,定霍乱,生捣汁,理吐衄血。
艾叶温能令肝脾疏畅,而无壅瘀之患。夫人之一身,惟兹气血两端,今土木既调,则营卫和而百病自却矣。至于湿中等效,又举其偏长耳。煎服者宜新鲜,灸火者宜陈久。生用则寒,熟用则热。
《长沙药解》味苦、辛,气温,入足厥阴肝经。燥湿除寒,温经止血。
归经《雷公炮制药性解》:归肝、脾经
《长沙药解》:归肝经
别名蕲艾、艾
《本草经集注》冰台、医草
常用方《长沙药解》《金匮》柏叶汤,方在柏叶。用之治吐血不止,胶艾汤,方在阿胶。用之治胞阻漏血,以其温经而止血也 ...
中草药——苍术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根及根茎类
苍术
温
芳香化湿药
苦
性味功效《神农本草经》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本草经集注》味苦、甘,温,无毒。主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乱、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叶天士:《本经》不分苍、白,功用正同。宋元以来始分用,谓白术苦甘气和,补中焦,除脾胃湿,用以止汗;苍术苦辛气烈,能上行,除上湿,发汗功大。)
《雷公炮制药性论》味甘辛,性温,无毒,入脾、胃二经。主平胃健脾,宽中散结,发汗祛湿,压山岗气,散温疟。泔浸一宿,换泔浸,炒用。
苍术辛甘祛湿,脾胃最喜,故宜入之。大约与白术同功,乃药性谓其宽中发汗,功过于白,固矣。又谓其补中除湿,力不及白,于理未然。夫除湿之道,莫过于发汗,安有汗 ...
中草药——苍耳子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果实及种子类
苍耳子
温
解表药
甘
性味功效《神农本草经》味甘,温。主风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恶肉死肌。久服益气,耳目聪明,强志,轻身。
《本草经集注》味苦、甘,温,有小毒。主治风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恶肉死肌,膝痛,溪毒。久服益气,耳目聪明,强志,轻身。
《雷公炮制药性解》味甘,性温,有小毒,入肺经。主风寒湿痹,头风脑漏,疔肿困重,疥癣瘙痒,血崩,大风,癫痫,善能发汗。炒令香,杵去刺用。
苍耳甘温,故能走表,肺主皮毛,所以入之,肺主风邪,故治疗如上。
《玉楸药解》味苦,微温,入足厥阴肝经。散风湿拘挛,泻湿去风,治肢节挛痛,瘰疬疥疠,风瘙瘾疹。
归经《雷公炮制药性解》:归肺经
《玉楸药解》:归肝经
别名苍耳
《神农本草经》葈耳实、胡葈、地葵
《本草经集注》葹、常思
常用方-
使用注意《雷公炮制药性解》反猪肉,解狗毒。
饮片
来源产地《本草经集注》生安陆川谷及六安田野,实熟 ...
中草药——草果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果实及种子类
草果
温
芳香化湿药
辛
性味功效《雷公炮制药性解》味辛,性温,无毒,入脾、胃二经。主疟疾,胸腹结滞呕吐,胃经风邪。
草果,辛温发散,与草蔻同功,故经络亦同。
归经《雷公炮制药性解》:归脾、胃经
别名-
常用方-
使用注意《雷公炮制药性解》多食亦损脾胃,虚弱及胃火者亦忌之。
饮片
来源产地《中药大辞典》为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实。10~11月果实开始成熟,变为红褐色而未开裂时采收,晒干或微火烘干。
栽培或野生于疏林下。分布云南、广西、贵州等地。主产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
产地
加工炮制《中药大辞典》草果仁:拣净杂质,置锅内文火炒至外壳焦黄色并微鼓起,取出稍凉,碾去壳,过筛取仁。
姜草果仁:取草果仁,加姜汁与水少许,拌匀,微炒,取出,放凉。(每草果仁100斤,用鲜姜10斤取汁)
var isMobile = navigator.userAgent.m ...
中草药——草豆蔻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果实及种子类
草豆蔻
热
芳香化湿药
辛
性味功效《雷公炮制药性解》味辛,性热,无毒,入脾、胃二经。主风寒客邪在胃。其余与白者同功,而性尤燥急,不及白蔻有清高之气。
草豆蔻辛温发散,故入脾胃而主风寒。
《玉楸药解》味辛,气温,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燥湿调中,运行郁浊,善磨饮食,能驱痰饮,治胃口寒湿作痛,疗腹中腐败成积,泄秽吞酸俱效,蛮烟瘴雨皆医,痎疟堪疗,霍乱可愈,反胃噎膈之佳药,呕吐泄利之良品,化鱼骨肉停留,断赤白带下。
草豆蔻调和脾胃,温燥寒湿,运行郁浊,推宕陈宿,亦与砂仁相仿,而性气颇烈,内郁稍重者宜之。
面包裹,煨研,去皮。
归经《雷公炮制药性解》:归脾、胃经
《玉楸药解》:归脾、胃经
别名草蔻
常用方-
使用注意《雷公炮制药性解》多食大损脾胃,《衍义》谓其虚弱不食者宜此,恐非。胃火者大忌。
饮片
来源产地《中药大辞典》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种子团。秋季果实略变黄色时采收,采得后晒至 ...
中草药——荜茇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果实及种子类
荜茇
温
温里药
辛
性味功效《雷公炮制药性解》味辛,性大温,无毒,入肺、脾、胃、膀胱四经。主温中下气,消食开痰,治阴疝,止霍乱,除泻痢日久,疗心腹冷痛。醋浸一宿,刮去皮粟子令净方用。
荜茇,辛走肺家,温宜脾、胃、膀胱、肺经,故咸入之。
《玉楸药解》味辛,气温,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温脾胃而化谷,暖腰膝而止痛,吐泄皆医,疝瘕并效。
荜拨辛燥温暖,治水谷不消、肠鸣水泄、心腹疼胀、呕逆酸心之病甚佳。
醋浸,焙用。
荜拨与荜澄茄性味相同,功效无殊,皆胡椒类也。
归经《雷公炮制药性解》:归肺、脾、胃、膀胱经
《玉楸药解》:归脾、胃经
别名荜拔
常用方-
使用注意饮片
来源产地《中药大辞典》为胡椒科植物荜茇的未成熟果穗。9~10月间,果实由黄变黑时摘下,晒干。
分布我国云南、广东等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亦有分布。主产于云南、广东。国外主产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及越南等地。
产地
...
中草药——荜澄茄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果实及种子类
荜澄茄
温
辛
性味功效《玉楸药解》味辛,气温,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温燥脾胃,消纳水谷,能止胀痛,善除呕吐。
澄茄温燥之性,甚宜脾胃寒湿,下气降浊,进食消谷,治霍乱吐泄,反胃噎膈之病。
形似胡椒。
归经《玉楸药解》:归脾、胃经
别名山鸡椒、山苍子、澄茄
常用方-
使用注意饮片
来源产地《中药大辞典》为胡椒科植物荜澄茄或樟科植物山鸡椒的果实。
荜澄茄:分布印度尼西亚、马来半岛,印度、西印度群岛等地。
山鸡椒: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中华本草》为胡椒科植物荜澄茄或樟科植物山鸡椒的果实。
荜澄茄:在果实充分成长而未成熟仍呈青色时采收,连果枝摘下,晒干。干燥后,摘下果实(每粒须连小柄)。
山鸡椒:秋季果实成熟时连枝摘下,除去枝叶,晒干。
荜澄茄:产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
山鸡椒:主产广西、浙江、江苏、安徽。此外。四川、云南、广东、贵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地亦产。目前 ...
中草药——菝葜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根及根茎类
菝葜
平
甘
性味功效《本草经集注》味甘,平、温,无毒。主治腰背寒痛,风痹,益血气,止小便利。
归经
别名金刚藤
常用方-
使用注意饮片
来源产地《本草经集注》生山野,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此有三种,大略根苗并相类。菝葜茎紫,短小多细刺,小减萆薢而色深,人用作饮。
《中药大辞典》为百合科植物菝葜的根茎。2月或8月采挖根茎,除去泥土及须根,晒干。
生长于山坡、灌木丛林缘。分布我国长江以南各地。
产地
加工炮制《中药大辞典》将原药用清水漫洗,润透,切成薄片,晒干。
var isMobile = navigator.userAgent.match(/(phone|pad|pod|iPhone|iPod|ios|iPad|Android|Mobile|BlackBerry|IEMobile|MQQBrowser|JUC|Fennec|wOSBrows ...
中草药——菴䕡子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果实及种子类
菴䕡子
微寒
苦
性味功效《神农本草经》味苦,微寒。主五脏瘀血,腹中水气,胪胀,留热,风寒湿痹,身体诸痛。久服轻身,延年不老。
《本草经集注》味苦,微寒、微温,无毒。主治五脏瘀血,腹中水气,胪胀留热,风寒湿痹,身体诸痛。治心下坚,膈中寒热,周痹,妇人月水不通,消食,明目。久服轻身,延年不老,駏驉食之神仙。
归经
别名奄闾子、庵闾子、菴闾子
常用方-
使用注意《本草经集注》荆实、薏苡为之使。
饮片来源产地《本草经集注》生雍州川谷,亦生上党及道边。十月采实,阴干。
状如蒿艾之类,近道处处有。《仙经》亦时用之,人家种此辟蛇也。
《中药大辞典》为菊科植物庵闾的果实。冬季采收。
产地
加工炮制
var isMobile = navigator.userAgent.match(/(phone|pad|pod|iPhone|iPod|ios|iPad|And ...
中草药——萹蓄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全草类
萹蓄
平
利水渗湿药
苦
性味功效《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浸淫,疥,瘙,疽,痔。杀三虫。
《本草经集注》味苦,平,无毒。主治浸淫疥瘙,疽,痔,杀三虫。治女子阴蚀。
《玉楸药解》味苦,气平,入足太阳膀胱经。清利膀胱,渗泻湿热。
萹蓄利水泻湿,治黄疸淋涩,消女子阴蚀,杀小儿蛔虫,疗浸淫疥疬、疽痔痛痒之证。
归经《玉楸药解》:归膀胱经
别名扁蓄
常用方-
使用注意饮片来源产地《本草经集注》生东莱山谷。五月采,阴干。
处处有,布地生,花节间白,叶细绿,人亦呼为萹竹。煮汁与小儿饮,治蛔虫有验。
《中药大辞典》为蓼科植物萹蓄的全草。芒种至小暑间,茎叶生长茂盛时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
生长于田野路旁、荒地及河边等处。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以河南、四川、浙江、山东、吉林、河北等地产量较大。
产地
加工炮制《中药大辞典》去净杂质及根,洗净,润软,切段晒干。
...
中草药——蓖麻子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果实及种子类
蓖麻子
平
苦
性味功效《雷公炮制药性解》味甘、辛,有小毒,入脾、大肠二经。主水腹腹满,脏腑燥热,无名肿毒敷之可消,口眼㖞斜敷之可正,涂足心下胞胎如神,涂巅顶收生肠甚捷。忌见铁器。
丹溪云:蓖麻子属阴,故入太阴、阳明以驱水满,以催产难,固矣。而无名肿毒,热也;口眼㖞斜,风也,何并治之?岂其辛甘发散之功耶?
《玉楸药解》味苦,气平,入手太阴肺、足太阳膀胱经。下胎衣,收子肠,拔肿毒,泻水癥。
蓖麻子性善收引,敷足则下胎衣,涂顶则收子肠,贴鼻口㖞斜,熏咽喉肿痹。熬膏贴肤,拔毒追脓,纸捻入鼻,开癃通闭。又性善走泻,能利大小二肠,下饮澼水癥,兼消肿硬,平瘰疬恶疮。
归经《雷公炮制药性解》:归脾、大肠经
《玉楸药解》:归肺、膀胱经
别名-
常用方-
使用注意《雷公炮制药性解》服过者一生忌食豆,误犯之腹胀猛甚。
饮片
来源产地《中药大辞典》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种子。秋季果实变棕色,果皮未开 ...
中草药——薄荷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品
性
功效
味
全草类
薄荷
微寒
解表药
辛
性味功效《雷公炮制药性解》味辛,性微寒,无毒,入肺经。主中风失音,下胀气,去头风,通利关节,破血止痢,清风消肿,引诸药入营卫,能发毒汗,清利六阳之会首,祛除诸热之风邪。
薄荷有走表之功,宜职太阴之部,中风诸患,固其专也。而血痢之证,病在凝滞,今得辛以畅气,而结凝为之自释矣。
《本草经解》气温,味辛,无毒。主贼风伤寒发汗,恶气心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煮汁服,亦堪生食。
薄荷气温,禀天春升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俱升,阳也。
伤寒有五,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是也,贼风伤寒者中风也,风伤于卫,所以宜辛温之味以发汗也。恶气心腹胀满,盖胀之恶气必从肝而来。薄荷入肝,温能行,辛能散,则恶气消而胀满平也。
太阴不治,则挥霍扰乱;薄荷辛润肺,肺气调而霍乱愈矣。饮食入胃,散精于肝,肝不散精,则食不消;薄荷入肝辛散,宿食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