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牛黄

类型 功效
动物类 牛黄 清热药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苦,平。主惊痫,寒热,热盛狂痓,除邪逐鬼。

《本草经集注》

味苦,平,有小毒。主治惊痫,寒热,热盛狂痉,除邪逐鬼。治小儿百病。诸痫热,口不开,大人狂癫,又堕胎。久服轻身,增年,令人不忘。

《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苦,性平,有小毒,入心经。主大人癫狂发痉,中风痰壅不语,小儿惊痫天吊,客忤口噤,除邪逐鬼,定魄安魂,能堕胎孕。须体轻微香,磨甲色透,置舌上先苦后甘、清凉透心者为真。

牛黄味苦,宜归心部,癫狂等证,何不属心,而有不疗者耶?

《玉楸药解》

牛黄治惊狂风热。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归心经

别名

西黄、犀黄

常用方

-

使用注意

《本草经集注》

人参为之使,得牡丹、菖蒲利耳目,恶龙骨、地黄、龙胆、蜚蠊,畏牛膝。

《雷公炮制药性解》

人参为使,恶龙骨、地黄、龙胆、蜚蠊、常山,畏牛膝、干漆。

饮片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

生晋地平泽,生于牛,得之即阴干百日,使时燥,无令见日月光。

旧云神牛出入鸣吼者有之,伺其出角上,以盆水承而吐之,即堕落水中。今人多皆就胆中得之尔。多出梁、益,一子如鸡子黄大相重叠,药中之贵,莫复过此。一子起二三分,好者直五六千至一万也。世人多假作,甚相似,唯以磨爪甲舐拭不脱者。是真之。

《中药大辞典》

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胆管或肝管中的结石,全年均产。于宰牛时注意牛的胆囊、胆管及肝管中有无硬块,如有即为牛黄,应立即滤去胆汁,将牛黄取出(迟则为胆汁浸润而变黑)。除净外部薄膜,先裹以灯心草或通草丝,外面再包以白布或毛边纸,置阴凉处阴干。干燥时,切忌风吹、日晒、火烘,以防破裂或变色。本品大多取于胆囊,形较圆,商品称为”胆黄”或”蛋黄”。取于胆管、肝管者,呈管状,称为”管黄”。

加工炮制

《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凡使,有四件:第一是生神黄,赚得者;次有角黄,是取之者;又有心黄,是病死后识者剥之,擘破取心,其黄在心中,如浓黄酱汁,采得便投于水中,黄沾水复硬,如碎蒺藜子许、如豆者、硬如帝珠子;次有肝黄,其牛身上光,眼如血色,多玩弄好照水,自有夜光,恐惧人,或有人别采之,可有神妙之事。

凡用,须先单捣,细研如尘,却,绢裹,又用黄嫩牛皮裹,安于井面上,去水三、四尺已来,一宿至明,方取用之。

《中药大辞典》

研为极细粉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