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草药——火麻仁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 品 | 性 | 功效 | 味 |
---|---|---|---|---|
果实及种子类 | 火麻仁 | 平 | 辛 |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辛,平。主五劳七伤,利五藏,下血寒气,多食令人见鬼狂走。久服通神明,轻身。
《本草经集注》
味辛,平,有毒。主五劳七伤,利五藏,下血寒气。破积,止痹,散脓。多食令人见鬼狂走。久服通神明,轻身。
《长沙药解》
味甘,气平,性滑。入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足厥阴肝经。润肠胃之约涩,通经脉之结代。
归经
《长沙药解》:归胃、大肠、肝经
别名
大麻仁、麻仁、麻子仁、麻子
《神农本草经》
麻蕡、麻勃
常用方
《长沙药解》
《伤寒》麻仁丸,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杏仁一斤,去皮尖,炒用,研如脂,大黄一斤,厚朴一斤,枳实半斤。末,炼蜜丸。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治阳明病,脾约便难。以脾气约结,糟粕不能顺下,大肠以燥金主令,敛涩不泄,日久消缩,约而为丸。燥结不下,是以便难。麻仁、杏仁,润燥而滑肠,芍药、大黄,清风而泻热,厚朴、枳实,行滞而开结也。
炙甘草,方在甘草。用之治少阳病,脉结代,心动悸者,以其养血而润燥也。
麻仁滑泽通利,润大肠而滋经脉,隧路梗涩之病宜之。
去壳,炒,研用。
使用注意
饮片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
七月七日采,良。
麻蕡即牡麻,牡麻则无实,今人作布及履用之。麻勃,方药亦少用,术家合人参服之,令逆知未来事。其子中仁,合丸药并酿酒,大善,然而其性滑利。麻根汁及煮饮之,亦主瘀血,石淋。
《中药大辞典》
为桑科植物大麻的种仁。秋、冬果实成热时,割取全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产黑龙江、辽宁、吉林、四川、甘肃、云南、江苏、浙江等地。
产地
加工炮制
《中药大辞典》
拣去杂质及残留外壳,取净仁。
-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