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食同源——黍米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 性 | 功效 | 味 |
---|---|---|---|
米面 | 平 | 益气和中, 止泄利 | 甘 |
功效:益气和中, 止泄利
性味功效
《备急千金要方》——孙思邈
味甘平,无毒。益气和中,止泄利。又却当风卧湿寒中者。
《食疗本草》——孟诜
患鳖瘕者,以新熟赤黍米,淘取泔汁,生服一升,不过三两度愈。
谨按∶性寒,有少毒。不堪久服,昏五脏,令人好睡。仙家重此。作酒最胜余米。
又,烧为灰,和油涂杖疮,不作瘢,止痛。
不得与小儿食之,令儿不能行。若与小猫、犬食之,其脚便踻曲,行不正。缓人筋骨,绝血脉。
合葵菜食之,成痼疾。于黍米中藏干脯通。《食禁》云∶牛肉不得和黍米、白酒食之,必生寸白虫。
黍之茎穗∶人家用作提拂,以将扫地。食苦瓠毒,煮汁饮之即止。
又,破提扫煮取汁,浴之去浮肿。
又,和小豆煮汁,服之下小便。
《随息居饮食谱》——王孟英
功与籼似。厥性较温,南方所无也。
-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
赞赏者名单
因为你们的支持让我意识到写文章的价值🙏
本文是原创文章,采用 CC BY-NC-SA 4.0 协议,完整转载请注明来自 Nanbowan!
评论
匿名评论
隐私政策
✅ 你无需删除空行,直接评论以获取最佳展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