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肉苁蓉

类型 功效
全草类 肉苁蓉 补虚药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甘,微温。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妇人癥瘕。久服轻身。

《本草经集注》

味甘、酸、咸,微温,无毒。主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治妇人癥瘕,除膀胱邪气、腰痛,止痢。久服轻身。

《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甘酸咸,性微温,无毒,入命门经。兴阳道,益精髓,补劳伤,强筋骨。主男子精泄尿血,溺有遗沥,女子症痛崩带,宫寒不孕。酒浸一宿,去浮甲,擘破中心,去白膜,蒸半日,酥炙用。润而肥大者佳。

苁蓉性温,为浊中之浊,故入命门而补火,惟尺脉弱者宜之。

《本草经解》

气微温,味甘,无毒。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妇人癥瘕。久服轻身。(洗去甲用)

肉苁蓉气微温,禀天春升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色黑而润,制过味咸,兼入足少阴肾经。气味俱浊,降多于升,阴也。填精益髓,又名黑司命。

五劳者,劳伤五脏之真气也;劳者温之,苁蓉气温,所以治劳也。七伤者,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之七伤也,七者皆伤真阴;肉苁蓉甘温滑润,能滋元阴之不足,所以主之也。中者阴之守也,甘温益阴,所以补中。茎,玉茎也,寒热痛者,阴虚火动,或寒或热而结痛也;苁蓉滑润,滑以去着,所以主之。五脏藏阴者也,甘温润阴,故养五脏。阴者宗筋也,宗筋属肝,肝得血则强;苁蓉甘温益肝血,所以强阴,色黑入肾,补益精髓,精足则气充,故益精气,精气足则频御女,所以多子也。

妇人癥瘕,皆由血成,苁蓉温滑而咸,咸以软坚,滑以去着,温以散结,所以主之也。久服,肝脾肾精充足,所以身轻也。

《玉楸药解》

味甘、咸,气平,入足厥阴肝、足少阴肾、手阳明大肠经。暖腰膝,健筋骨,滋肾肝精血,润肠胃结燥。

凡粪粒坚小,形如羊屎,此土湿木郁,下窍闭塞之故。谷滓在胃,不得顺下,零星传送,断落不联,历阳明大肠之燥,炼成颗粒,秘涩难通。总缘风木枯槁,疏泄不行也,一服地黄、龟胶,反益土湿,中气愈败矣。

肉苁蓉滋木清风,养血润燥,善滑大肠而下结粪。其性从容不迫,未至滋湿败脾,非诸润药可比。方书称其补精益髓,悦色延年,理男子绝阳不兴,女子绝阴不产,非溢美之词。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归命门经

《本草经解》:归肝、脾、肾经

《玉楸药解》:归肝、肾、大肠经

别名

苁蓉、大云

常用方

《本草经解》

肉苁蓉同白胶、杜仲、地黄、当归、麦冬,治妇人不孕。同人参、鹿茸、牡狗茎、白胶、杜仲、补骨脂,治阳痿及老人阳衰,一切肾虚腰痛,兼令人有子。同黄芪,治肾气虚。同北味,丸,治水泛成痰。同鹿茸、山药、白茯,丸,治肾虚白浊。同沉香、脂麻,丸,治汗多便闭。同山萸、北味,丸,治消中易饥。专用二三两白酒煎服,治老人便闭。同山药、杞子、山萸、北味、黄芪、归身,治肾燥泄泻。同白芍、甘草、黄芩、红曲,治痢。

使用注意

《雷公炮制药性解》

相火旺者忌用。多服令人大便滑。

饮片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

生河西山谷及代郡雁门。五月五日采,阴干。

代郡雁门属并州,多马处便有,言是野马精落地所生。生时似肉,以作羊肉羹,补虚乏极佳,亦可生啖。芮芮河南间至多。今第一出陇西,形扁广,柔润,多花而味甘。次出北国者,形短而少花。巴东、建平间亦有,而不如也。

《中药大辞典》

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或苁蓉、迷肉苁蓉等的肉质茎。春、秋均可采收。但以3~5月间采者为好,过时则中空。春季采者,通常半埋于沙土中晒干,商品称为”甜大芸”、”淡大芸”或”淡苁蓉”。秋采者,因水分多,不易晒干,须投入盐湖中1~3年后,取出晒干,称为”盐大芸”、”咸大芸”或”咸苁蓉”。

肉苁蓉:生于盐碱地、干河沟沙地、戈壁滩一带。寄生在红沙、盐爪爪、着叶盐爪、珍珠、西伯利亚白刺等植物的根上。分布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地。

苁蓉:生于湖边、沙地、琐琐林中,寄生在琐琐的根上。分布内蒙古等地。

迷肉苁蓉:生于沙地、琐琐林中,寄生在琐琐根上。分布内蒙古等地。

产地

加工炮制

《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凡使,先须用清酒浸一宿,至明,以棕刷刷去沙土,浮甲尽,劈破中心,去白膜一重,如竹丝草样是,此偏隔人心前气不散,令人上气不出。

凡使用,先须酒浸,并刷草了,却蒸,从午至酉,出,又用酥炙得所。

《中药大辞典》

肉苁蓉:拣净杂质,清水浸泡,每天换水1~2次(如系咸苁蓉,泡尽盐分),润透,切片(纵切),晒干。

酒苁蓉:取苁蓉片,用黄酒拌匀,置罐内密闭,坐水锅中,隔水加热蒸至酒尽为度,取出,晾干。(每肉苁蓉100斤,用黄酒3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