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芦根

类型 功效
根及根茎类 芦根 清热药

性味功效

《本草经集注》

味甘,寒。主治消渴,客热,止小便利。

《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甘,性寒无毒,入肺、胃二经。主消渴客热,止小便利,治五噎膈气,烦闷吐逆,以芦根五两,水三盏煮一盏服,甚效。

芦根主气逆呕哕,故入太阴、阳明。消渴之证,亦以气化不及州都故也。今得芦根以下太阴,而津液之生必矣。

《玉楸药解》

味甘,性寒,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将逆止呕,清热除烦。

芦根清降肺胃,消荡郁烦,生津止渴,除呕下食,治噎哕懊憹之证。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归肺、胃经

《玉楸药解》:归肺、胃经

别名

-

常用方

-

使用注意

饮片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

当掘取甘辛者,其露出及浮水中者,并不堪用也。

《中药大辞典》

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根茎。春、夏,秋挖取,洗净泥土,剪去残茎、芽及节上须根,剥去膜状叶,晒干。或埋于湿沙中以供鲜用。

生长于河流、池沼岸边浅水中。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产地

加工炮制

《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凡使,须要逆水芦,其根逆水生,并黄泡肥厚者,味甘。

凡修事,采得后,去节须并上赤黄了,细剉用。

《中国药典》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或切后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