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漏芦

类型 功效
根及根茎类 漏芦 清热药 苦, 咸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苦、咸,寒。主皮肤热,恶创,疽痔,湿痹,下乳汁。久服轻身益气,耳目聪明,不老延年。

《本草经集注》

味苦、咸,寒、大寒,无毒。主治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止遗溺,热气疮痒如麻豆,可作浴汤。久服轻身,益气,耳目聪明,不老延年。

《玉楸药解》

味咸,微寒,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利水秘精,凉血败毒。

漏芦咸寒,利水泻湿,清肝退热,治失溺遗精。淋血便红,眼痛目赤,背疽乳痈,痔瘘瘰疬,白秃金疮,历节带下,泄利。治一切虫伤跌打,恶疮毒肿。排脓止血,服浴皆善。下乳汁最捷。

归经


《玉楸药解》:归肾、肝经

别名

《神农本草经》
野兰

常用方

-

使用注意

饮片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

生乔山山谷。八月采根,阴干。

乔山应是黄帝所葬处,乃在上郡。今出近道亦有,治诸瘘疥,此久服甚益人,而服食方罕用之。今市人皆取苗用之。世中取根,名鹿骊根,苦酒摩,以治疮疥。

《中药大辞典》

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的根。秋季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泥土,晒干。

生于向阳的山坡、草地、路边。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产地

加工炮制

《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凡使,勿用独漏,缘似漏芦,只是味苦、酸。误服,令人吐不止,须细验。

夫使漏芦,细剉,拌生甘草相对,蒸,从巳至申,去甘草,净拣用。

《中药大辞典》

拣净杂质,去毛,洗净,润透,切片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