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功效
花类 微寒 疏散风热, 平抑肝阳, 清肝明目, 清热解毒 辛, 甘, 苦

功效:疏散风热, 平抑肝阳, 清肝明目, 清热解毒

性味功效

《用药心法》
去翳膜,明目。

《本草纲目拾遗》
专入阳分。治诸风头眩,解酒毒疔肿。……黄茶菊,明目祛风,搜肝气,治头晕目眩,益血润容,入血分;白茶菊,通肺气,止咳逆,清三焦郁火,疗肌热,入气分。

归经

应用

本品味辛疏散,体轻达表,气清上浮,微寒清热,功能疏散肺经风热,但发散表邪之力不强。
常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每与性能功用相似的桑叶相须为用,并常配伍连翘、薄荷、桔梗等,如桑菊饮(《温病条辨》)。
菊花玄麦饮《中华药膳宝典》

本品性寒,入肝经,能清肝热、平肝阳。
常用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每与石决明、珍珠母、白芍等平肝潜阳药同用。
若肝火上攻而眩晕、头痛,以及肝经热盛、热极动风者,可与羚羊角、钩藤、桑叶等清肝热、息肝风药同用,如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菊楂决明饮(《药膳食谱集锦》)

本品辛散苦泄,微寒清热,入肝经,既能疏散肝经风热,又能清泻肝热以明目,故可用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
治疗前者常与蝉蜕、木贼、白僵蚕等疏散风热明目药配伍;
治疗后者可与石决明、决明子、夏枯草等清肝明目药同用。
若肝肾精血不足,目失所养,眼目昏花,视物不清,又常配伍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等滋补肝肾、益阴明目药,如杞菊地黄丸(《医级》)。
菊花决明茶(《食疗本草学》)
菊花延龄膏《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本品味苦性微寒,能清热解毒,可用治疮痈肿毒。
常与金银花、生甘草同用,如花甘草汤(《医学心悟》)。
甘菊汤(《揣摩有得集》,化裁于《医学心悟》菊花甘草汤)

人群宜忌

宜用体质

气郁、湿热体质尤宜

宜用病症

高血压、高血脂、眩晕、头痛、结膜炎、干眼症、视物不清、风热感冒、咽炎、皮肤疮痈

慎用体质

阳虚、气虚慎用;脾胃虚寒体质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