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功效
种仁 敛肺定喘, 收涩止带, 缩尿 甘, 苦, 涩;有毒

功效:敛肺定喘, 收涩止带, 缩尿

性味功效

《医学入门》
清肺胃浊气,化痰定喘,止咳。

《本草纲目》
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生食降痰,消毒杀虫;嚼浆/涂鼻面手足,去皶疱,皴皱及疥癣、疳、阴虱。

《三元延寿书》
昔有饥者,同以白果代饭食饱,次日皆死也。

《本草便读》
上敛肺金除咳逆,下行湿浊化痰涎。

归经

应用

本品味涩收敛,善于敛肺定喘,且有一定化痰之功,为治哮喘痰嗽之常用药。治疗喘咳由风寒引发,且见恶寒发热,常与麻黄、甘草同用,如鸭掌散(《摄生众妙方》);
若外感风寒而内有蕴热之喘咳痰黄,常与麻黄、黄芩、桑白皮等同用,如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若肺热燥咳,喘闷无痰,常配伍天冬、麦冬、款冬花等养阴、润肺药;
若肺肾两虚之喘咳,呼多吸少,常配伍五味子、核桃仁等药,以补肾纳气,敛肺平喘。
艾煨白果 (《秘韫方》)
白果粥(《宫廷颐养与食疗粥谱》引《粥谱》)
糖溜白果(《中国药膳》)
白果圆子羹(《食疗·药膳》)

本品味苦除湿,味涩收敛,故能除湿泄浊,收涩止带,固精缩尿止遗。如治下元虚衰,带脉失约之带下色清质稀,常配伍莲子、山药等以健脾益肾止带;
若脾虚夹湿热下注,带下色黄腥臭,常配伍芡实、山药、黄柏等,以健脾化湿,清热止带,如易黄汤(《傅青主女科》)。
治小便白浊,常与萆薢、益智仁等同用,以分清别浊。
治肾气不固而梦遗滑精,或小便频数,遗尿,可单用或与熟地、山茱萸、覆盆子等补肾固涩药同用。
烤鸡蛋白果《食疗本草学》)
白果莲子炖乌鸡(《食疗本草学》引《本草纲目》)
芡实白果粥(《经验方》)

人群宜忌

宜用体质

痰湿体质尤宜

宜用病症

慢性咳嗽、咳痰、尿频、脑缺血、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症、过敏、炎症、肿瘤

慎用病症

生食有毒,不可多用

慎用人群

孕妇、儿童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