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食同源——白芷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 性 | 功效 | 味 |
---|---|---|---|
根茎 | 温 | 解表散寒, 祛风止痛, 宣通鼻窍, 燥湿止带, 消肿排脓 | 辛 |
功效:解表散寒, 祛风止痛, 宣通鼻窍, 燥湿止带, 消肿排脓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
《滇南本草》
祛皮肤游走之风,止胃冷腹痛寒痛,周身寒湿疼痛。
《本草纲目》
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小便出血,妇人血风眩晕,反胃吐食;解砒毒,蛇伤,刀箭金疮。
归经
应用
本品辛散温通,祛风解表散寒之力较温和,而以止痛、鼻窍见长,宜于外感风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之证,
常与防风、羌活、川芎等祛风散寒止痛药同用,如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芎芷酒酿(《食物与治病》)
本品辛散温通,长于止痛,且善入足阳明胃经,故阳明经头额痛以及牙龈肿痛尤为多用。
治疗阳明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等症,属外感风寒者,可单用,即都梁丸(《百一选方》);
或与防风、细辛、川芎等祛风止痛药同用,如川芎茶调散(《和剂局方》);
属外感风热者,可配伍薄荷、菊花、蔓荆子等药。
治疗风冷牙痛,可与细辛、全蝎、川芎等同用,如一捻金散(《御药院方》);
治疗风热牙痛,可配伍蔓荆子、荆芥穗等药。若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者,可与苍术、草乌、川芎等药同用。
川芎白芷炖鱼头(《延年汤益寿粥百谱》)
白芷茯苓薏米粥(《疾病的食疗与验方》)
本品祛风、散寒、燥湿,可宣利肺气,升阳明清气,通鼻窍而止疼痛。
故可用治鼻鼽、鼻渊等鼻科疾病之鼻塞不通,流涕不止,前额疼痛,每与苍耳子、辛夷等散风寒、通鼻窍药同用。
白芷菊花茶(《验方》)
本品辛温香燥,善除阳明经湿邪而燥湿止带。治疗寒湿下注,白带过多者,可与鹿角霜、白术、山药等温阳散寒、健脾除湿药同用;
若湿热下注,带下黄赤者,宜与车前子、黄柏等清热利湿、燥湿药同用。
本品辛散温通,对于疮疡初起,红肿热痛者,可收散结消肿止痛之功,每与金银花、当归、穿山甲等药配伍,如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
若脓成难溃者,常与人参、黄芪、当归等益气补血药同用,共奏托毒排脓之功,如托里透脓散(《医宗金鉴》)。
此外,本品祛风止痒,可用治皮肤风湿瘙痒。
人群宜忌
宜用体质
痰湿体质尤宜
宜用病症
风寒感冒、鼻炎、头痛、牙痛、高血压,白带多、疮疡、风湿关节痛;外用,皮肤瘙痒、白癜风、银屑病
慎用体质
阴虚体质慎用;血热体质慎用
-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