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草药——蕲蛇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 品 | 性 | 功效 | 味 |
---|---|---|---|---|
动物类 | 蕲蛇 | 温 | 甘, 咸 |
性味功效
《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甘、咸,性温,有大毒,入肺、肝二经。主肺风鼻塞,去瘾疹浮风,四肢不仁,骨节疼痛,口眼㖞斜,半身不遂,癞麻风,白癜风,髭眉脱落,鼻柱塌坏,鹤膝风,鸡距风,筋骨拘挛。
白花蛇专主皮肤之风,肺主皮毛,肝为风水,故都入之。
《玉楸药解》
味咸,微温,入足厥阴肝经。通关透节,泻湿驱风。
白花蛇穿经透骨,开痹搜风,治鼻口㖞斜、手足瘫痪、骨节疼痛、肌肤麻痒、疥癞风癫之证。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归肺、肝经
《玉楸药解》:归肝经
别名
五步蛇、白花蛇、大白花蛇
常用方
-
使用注意
《雷公炮制药性解》
服之者,瞑眩一昼夜方醒,善螫人,中足者,辄自断之,补养已痊。木接代步,不然令人死,其毒可知!然诸药不效者,独能引达成功,以其性窜,直领药力至于风处,所谓大毒之病,必用大毒之药以攻之是也。诸蛇鼻向下,惟此蛇鼻向上,背有方胜花纹,以此得名。愚谓凡用之,更须日日换酒,浸过五宿,去酒不用,尽去皮骨,埋于土坑一宿,取出再炙用,其毒咸去矣。
《玉楸药解》
中风病因木郁风动,血燥筋枯,外风虚邪表闭,筋缩四肢而成。而木郁之由,全缘水寒土湿,生发不遂。白花蛇外达经脉,则益其枯燥,内行藏府,不能去其湿寒,非善品也。庸工习用诸方,标本皆背,无益于病而徒杀生灵,其无益也。读柳子厚《捕蛇》之篇,至可伤矣。
饮片
来源产地
《中国药典》
本品为蝰科动物五步蛇的干燥体。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除去内脏,洗净,用竹片撑开腹部,盘成圆盘状,干燥后拆除竹片。
产地
加工炮制
《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凡使,即云治风速于诸蛇,缘蛇性窜,即令引药至于有风疾处,因是号之为使。
《中国药典》
蕲蛇:去头、鳞,切成寸段。
蕲蛇肉:去头,用黄酒润透后,除去鳞、骨,干燥。
酒蕲蛇:取净蕲蛇段,照酒炙法炒干。每100kg蕲蛇 ,用黄酒20kg。
-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