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功效
饮品及奶制品 生津解热

功效:生津解热

性味功效

《随息居饮食谱》——王孟英
凡谷菜果蓏草木花叶诸品,具有水性之物,皆取其新鲜及时者,依法入甑,蒸馏得水,名之为露。用得其宜,运胜诸药。何者?诸药既干既久,或失本性。譬用陈米作酒,酒力无多。若不堪久藏之物,尤宜蒸露密储。如以诸药煎作汤饮,味故不全。间有因煎失其本性者。惟质重味厚,滋补下焦。如地黄、枸杞之类,必须煎汁也。若作丸散,并其渣滓啖之,殊劳脾运。惟峻厉猛烈之药,宜丸以缓之。冰麝忌火诸香,必丸而进之。五苓、六一等剂,须散以行之。凡人饮食,盖有三化:一曰火化,烹煮熟烂;二曰口化,细嚼慢咽;三曰胃化,蒸变传运。二化得力,不劳于胃。故食生冷,大嚼急咽,则胃受伤也。胃化既毕,乃传于脾。传脾之物,悉成乳糜。次乃分散,达以周身。其上妙者,化气归筋。其次妙者,化血归脉。用能滋益精髓,长养肌体,调和营卫。所云妙者,饮食之精华也。故能宣越流通,无处不到。所存糟粕,乃下于大肠。今世滋补丸剂,皆干药合成,精华已耗。又须受变于胃,传送于脾。所沁入宣布,能有几何?不过徒劳脾胃,悉成糟粕下坠而已。朝吞暮饵,抑何愚耶。

汪谢城曰:诸露生津解热,诚为妙品。但肆中贪多,而蒸之过久,以致味薄,或羼他物以取香。如枇杷叶露,亦羼香物。正与嗽症相反。故必自蒸为佳。又中有饮湿者,诸露皆非所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