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功效
根茎 微温 大补元气, 复脉固脱, 补脾益肺, 生津养血, 安神益智 甘, 微苦

功效:大补元气, 复脉固脱, 补脾益肺, 生津养血, 安神益智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主治秘要》
补元气,止渴,生津液。

《本草汇言》
补气生血,助精养神之药也。

归经

应用

本品甘温补虚,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为拯危救脱之要药。
凡大汗、大吐、大泻、大失血或大病、久病所致元气虚极欲脱,气息微弱,汗出不止,脉微欲绝的危重证候,单用人参大量浓煎服,如独参汤(《景岳全书》)。
若气虚欲脱兼见汗出,四肢逆冷等亡阳征象者,常与回阳救逆的附子同用,以补气固脱,回阳救逆,如参附汤(《正体类要》)。
若气虚欲脱兼见汗出身暖,渴喜冷饮,舌红干燥等亡阴征象者,本品兼能生津,常与麦冬、五味子配伍,以补气养阴,敛汗固脱,如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
人参膏(《丹溪心法》)

本品归脾经,为补脾气之要药,凡脾气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者,常与白术、茯苓、甘草配伍,如四君子汤(《和剂局方》)。
若脾气虚弱,不能统血异致失血者,本品又能补气以摄血,常与黄芪、白术等益气健脾药同用,如归脾汤(《济生方》)。
本品归肺经,亦长于补肺气。凡肺气虚弱,咳嗽无力,气短喘促,声低懒言,咳痰清稀,自汗脉弱者,常与黄芪、五味子、紫菀等药同用,如补肺汤(《千金方》)。
本品亦归肾经,又有益肾气、助肾阳之功。若肾不纳气的短气虚喘或喘促日久,肺肾两虚者,常配伍蛤蚧、胡桃仁等药,如人参蛤蚧散(《卫生宝鉴》)、人参胡桃汤(《济生方》)。
若治肾阳虚衰,肾精亏虚,阳痿宫冷,多与鹿茸、肉苁蓉等补肾阳、益肾精之品同用。
人参粥油(《食疗药膳》)
人参粥(《太平圣惠方》)
人参汤(《饮膳正要》)
人参酒(《本草纲目》)

本品既能补气,又能生津。适用于气津两伤,短气,口渴者。若用治热病气津两伤,身热烦渴,口舌干燥,汗多,脉大无力者,常与石膏、知母同用,如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
消渴病,气阴两伤者,人参既能补益肺脾肾之气,又能生津止渴,故治消渴的方剂中亦较常用。
胡桃人参汤(化载自人参胡桃汤(《济生方》),《卫生简易方》)
五味子苏梗人参核桃汤(《常见心肺疾病的食疗》)
人参粥(《圣济总录》)

本品味甘,能补气以生血、养血,脾气虚衰,气虚不能生血,以致气血两虚,久病虚羸者,可与白术、当归、熟地黄等药配伍,如八珍汤(《瑞竹堂经验方》)。
人参汤《饮膳正要》)
莲子人参汤(《李时珍述药菜谱》)
人参鸡汤(《延年益寿妙方》)

本品归心经,能补益心气,安神益智。适宜于心气虚弱,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失眠多梦,健忘等,常与黄芪、茯苓、酸枣仁等药配伍。
若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悸失眠,体倦食少者,常配伍黄芪、当归、龙眼肉等补气养血安神药,如归脾汤(《济生方》)。
若心肾不交,阴亏血少,虚烦不眠,心悸健忘者,则配伍生地黄、当归、酸枣仁等滋阴养血安神之品,如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
此外,本品还常与解表药、攻下药等祛邪药配伍,用于气虚外感或里实热结而正气亏虚之证,有扶正祛邪之效,如人参败毒散(《和剂局方》)、新加黄龙汤(《温病条辨》)。
小米人参粥(《宫廷颐养与食疗粥谱》)

人群宜忌

宜用体质

气虚、阳虚体质尤宜

宜用病症

高血脂、高血糖、肠胃不适、免疫力低下、脑缺血、慢性疲劳、慢性肿瘤、慢性心率失常、心肌缺血、失眠、营养不良、贫血、增强记忆力

慎用体质

痰湿、湿热体质慎用

慎用人群

孕妇、幼儿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