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草药——紫菀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 品 | 性 | 功效 | 味 |
---|---|---|---|---|
根及根茎类 | 紫菀 | 温 | 化痰止咳药 | 苦 |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苦,温。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痿蹶,安五藏。
《本草经集注》
味苦、辛,温,无毒。主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痿蹶,安五脏。治咳唾脓血,止喘悸,五劳体虚,补不足,小儿惊痫。
《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苦辛,性温,无毒,入心、肺二经。主咳逆上气,痰喘吐衄,补虚劳,安五脏。水洗净,蜜炙用。
紫菀苦能入心,而泄上炎之火;辛能入肺,而散结滞之气。行气养血,专治血痰,为血痨要药。
《本草经解》
气温,味苦,无毒。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痿蹶,安五脏。(蜜蒸)
紫菀气温,禀天春升之木气,入手厥阴心包络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升味降,阴也。
心为君火,火刑肺金则咳逆上气矣;紫菀入心,味苦清火,所以主之也。心包络手厥阴脉,起于胸中,手厥阴之筋,其支者入腋散胸中,厥阴主散寒热结气者,厥阴有或寒或热之气结也,结而不散,厥阴病矣;紫菀气温,可以散寒,味苦可以散热也。
蛊毒者,湿热之毒,化虫成蛊也,味苦无毒,泄而杀虫,所以主之也。痿蹶者,肺受湿热熏蒸,不能行清肃之令,心气热下脉厥而上,上实下虚,枢折挈胫纵不任地,而生痿蹶也;味苦入心,清热降气,故主痿蹶也。心为君,主十二官之宰,五脏之主也;味苦益心,心安则五脏皆安也。
《长沙药解》
味苦、辛,入手太阴肺经。降气逆而止咳,平息贲而止喘。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归心、肺经
《本草经解》:归心包、心经
《长沙药解》:归肺经
别名
《本草经集注》
紫蒨、青菀
常用方
《本草经解》
紫菀五钱煎,治肺伤咳嗽。紫菀、款冬各一两,百部五钱末,姜、乌梅煎汤,调服三钱,治久咳嗽。同杏仁等分蜜丸,五味汤化服,治小儿咳嗽。同五味丸含化,治吐血痰咳。为末水服三撮,治女人卒不小便,及小便血。
《长沙药解》
《金匮》射干麻黄汤,方在射干。用之治咳而上气,以其清肺而降逆也。
紫菀清金润肺,止咳定喘,而兼善敛血。劳嗽吐血之证,因于肺逆而不敛,肺气清降,则血自敛矣。其诸主治,开喉痹,通小便,定喘促,破息贲,止吐血,住便血,疗肺痈,行脓血,皆清金降逆之力也。
使用注意
《本草经集注》
款冬为之使,恶天雄、瞿麦、雷丸、远志,畏茵陈蒿。
《雷公炮制药性解》
款冬为使,恶天雄、瞿麦、雷丸、远志,畏茵陈蒿,紫色润软者佳。
饮片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
生房陵山谷及真定、邯郸,二月、三月采根,阴干。
近道处处有,生布地,花亦紫,本有白毛,根甚柔细。有白者名白菀,不复用。
《中药大辞典》
本品为菊科植物紫菀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有节的根茎(习称“母根”)和泥沙,编成辫状晒干,或直接晒干。
产地
加工炮制
《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凡使,先去髭。有白如练色者,号曰羊须草,自然不同。采得后,去头、土了,用东流水淘洗令净,用蜜浸一宿,至明,于火上焙干用。
凡修一两,用蜜二分。
《中药大辞典》
紫菀: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厚片,干燥。
蜜紫菀:取紫菀片,照蜜炙法炒至不粘手。
-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