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乌梢蛇

类型 功效
动物类 乌梢蛇

性味功效

《玉楸药解》

味咸,气平,入足厥阴肝经。起风瘫,除疥疠。

乌梢蛇穿筋透络,逐痹驱风,治中风麻痹,疥疠瘙痒,与白花蛇同。

归经


《玉楸药解》:归肝经

别名

乌蛇、黑花蛇

常用方

-

使用注意

《玉楸药解》

风癞因风伤卫气,卫敛营郁,营热外发。红点透露,则为疹,红点不透,隐于皮里,是为隐疹,隐而不发,血热瘀蒸,久而肌肤溃烂,则成痂癞。仲景有论及之,而后世不解,用搜风之物,枉害生灵,无补于病。诸如此类,概不足取也。

饮片

来源产地

《中国药典》

本品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干燥体。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或先剥去蛇皮留头尾,除去内脏,盘成圆盘状,干燥。

产地

加工炮制

《雷公炮灸论》

雷公云:凡使,即云治风。元何治风?缘蛇性窜,即令引药至于有风疾处,因定号之为使。凡一切蛇,须认取雄雌及州土。有蕲州乌蛇,只重三分至一两者,妙也。头尾全、眼不合、如活者,头上有逆毛二寸一路,可长半分已来,头尾相对,使之入药。被处若得此样蛇,多留供进。重二两三分者,不居别处也。《乾宁记》云:此蛇不食生命,只吸芦花气并南风,并居芦枝上,最难采,又不伤害人也。又有重十两至一镒者,其蛇身乌光,头圆尾尖,逻眼目赤光,用之中也。蛇腹下有白肠带子一条,可长一寸已来,即是雄也。

凡采得,去之头兼皮麟、带子了,二寸许剉之,以苦酒浸之,一宿至明,漉出,向柳木炭火焙之令干,却,以酥炙之,酥尽为度。炙干后,于屋下巳地上掘一坑,可深一尺已来,安蛇于中,一宿至明,再炙令干,任用。

凡修事一切蛇,并去胆并上皮了,干、湿须酒煮过用之。

《中药大辞典》

乌梢蛇肉:去头及鳞片后,用黄酒闷透,除去皮骨,干燥。

酒(炙)乌梢蛇:取净乌梢蛇段,照酒炙法炒干。每100kg乌梢蛇 ,用黄洒2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