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功效
果实 理气健脾, 燥湿化痰 苦, 辛

功效:理气健脾, 燥湿化痰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

《名医别录》
下气,止呕咳。」「主脾不能消谷,气冲胸中,吐逆霍乱,止泄。

《本草纲目》
疗呕秽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咳疟,大便闭塞,妇人乳痈。入食料,解鱼腥毒。……其治百病,总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

归经

应用

本品辛香走窜,温通苦燥,入脾胃经,有行气、除胀、燥湿之功,故为治脾胃气滞、湿阻之脘腹胀满、食少吐泻之佳品,对寒湿阻滞中焦者,最为适宜。
脾胃气滞病情较轻者可单用,气滞较甚者可与木香、枳实等同用;寒湿阻滞脾胃者,可与苍术、厚朴等同用,如平胃散(《和剂局方》);
食积气滞,脘腹胀痛者,可配伍山楂、神曲等,如保和丸(《丹溪心法》);
若脾虚气滞,纳差、食后腹胀者,可与人参、白术、茯苓等同用,如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
陈皮牛肉(《中国药膳学》)
黄豆陈皮(《家庭药膳手册》)
陈皮扒鸭条(《滋补保健药膳食谱》)
大枣陈皮竹叶汤(《家庭药膳手册》)
蜂蜜甘草陈皮汤(《巧吃治百病》)

本品有苦降之性,《名医别录》谓其“下气,止呕”,《本草纲目》以其“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故为治呕吐、呃逆之佳品。
属寒者,可单用研末,也可配伍生姜,如橘皮汤(《金匮要略》);
因热者,可配竹茹、栀子等;
若虚实错杂有热者,可配人参、竹茹、大枣等,如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
鲤鱼陈皮煲(《家庭药膳手册》)
陈皮梅茶(验方)
靑竹茹陈皮茶(化裁自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验方)
橘花茶(《经验方》)
陈皮粥(《圣济总录》)

本品苦温,长于燥湿化痰,又能理气宽胸,为治湿痰、寒痰之要药。
治湿痰咳嗽,常与半夏、茯苓等同用,如二陈汤(《和剂局方》);
治寒痰咳嗽,可与干姜、细辛、半夏等同用。
二陈粥(化裁自《和剂局方》二陈汤,《疾病食疗900方》)
橘茹饮(《医宗金鉴》)
橘皮饮(《实用中医营养学》)
萝卜胡椒姜橘皮汤(《常见心肺疾病的食疗》)

本品辛行温通,入肺走胸,能行气通痹止痛。治痰气交阻之胸痹,胸中气塞,短气,可配伍枳实、生姜等,如橘皮枳实生姜汤(《金匮要略》)。
橘皮汤(《食医心鉴》)
橘皮粥(《太平圣惠方》)
姜橘皮汤(化裁自《金匱要略》橘皮枳实生姜汤,《养老奉亲书》

人群宜忌

宜用体质

痰湿、气郁体质尤宜

宜用病症

咳嗽、咳痰、消化不良、腹泻、反胃、冠心病

慎用体质

实热体质慎用;阴虚内热体质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