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所属经络类型 所属位置
头颈部穴位

别名

舌本(《针灸甲乙经》)、惺惺(《肘后备急方》、鬼枕、鬼穴(《备急千金要方》)、曹溪(《本事方》)

取穴方法

项后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足太阳、督脉、阳维之会。


正坐低头或俯卧位。于枕部可摸到一突出的隆起(枕外隆凸),在该隆起下、后发际两条大筋(斜方肌)之间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中国针灸学》
后发际正中直上一寸,在枕骨粗隆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取之。

主治

《针灸大成》
主中风,舌缓不语,振寒汗出,身重恶寒,头痛,项急不得回顾,偏风半身不遂,鼻衄,咽喉肿痛,伤寒狂走欲自杀,目妄视。头中百病,马黄黄疸。

疟论曰:邪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一日夜大会于风府,明日日下一节,故其作晏,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其出于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于脊内,故日作益晏也。

昔魏武帝患伤风项急,华佗治此穴得效。

针灸方法

《针灸大成》
《铜人》针三分,禁灸,灸之使人失音。《明堂》针四分,留三呼。《素注》针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