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沙参

类型 功效
根及根茎类 沙参 微寒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苦,微寒。主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久服利人。

《本草经集注》

味苦,微寒,无毒。主治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治胃痹,心腹痛,结热邪气,头痛,皮间邪热,安五脏,补中。久服利人。

《本草经解》

气微寒,味苦,无毒。主血结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

沙参气微寒,禀天初冬之水气,入足少阴肾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

心主血而藏神,神不宁则血结而易惊矣,结者散之,惊者平之;沙参味苦能散,气寒能平也。心火禀炎上之性,火郁则寒,火发则热,苦寒之味能清心火,故除寒热。阴者所以守中者也,气寒益阴,所以补中。肺为金藏,其性畏火;沙参入心,苦寒清火,所以益肺气也。

《玉楸药解》

味甘,稍苦,微凉,入手太阴肺经。清金除烦,润燥生津。

沙参凉肃冲淡,补肺中清气,退头上郁火,而无寒中败土之弊。但情性轻缓,宜多用乃效。

山东、辽东者佳,坚脆洁白,迥异他产,一切疮疡疥癣、肿痛瘙痒皆效。

归经


《本草经解》:归肾、心经

《玉楸药解》:归肺经

别名

南沙参

《神农本草经》
知母

《本草经集注》
志取、虎须、白参、识美、文希

常用方

《本草经解》

沙参一味,治肺热咳嗽。为末,酒服方寸匕,治卒疝。少腹及阴中相引绞痛,自汗出欲死者,用米饮下二钱,治白带。

使用注意

《本草经集注》

恶防己,反藜芦。

饮片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

生河内川谷及宛朐般阳续山。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今出近道,丛生,叶似枸杞,根白实者佳。此沙参并人参、玄参、丹参、苦参是为五参,其形不尽相类,而主治颇同,故皆有参名。又有紫参,正名牡蒙,在中品。

《中药大辞典》

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杏叶沙参或其他几种同属植物的根。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泥土,刮去栓皮,晒干或烘干。

轮叶沙参:多生长于山野的阳坡草丛中。分布东北和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广东、江西等地。

杏叶沙参:多生长在山野。分布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等地。

产地

加工炮制

《中药大辞典》

拣净杂质,去芦,用水洗净,略润,切片,筛净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