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石斛

类型 功效
全草类 石斛 补虚药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甘,平。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

《本草经集注》

味甘,平,无毒。主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益精,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痱气,脚膝疼冷痹弱。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定志除惊。

《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甘,性平无毒,入胃、肾二经。补虚羸,暖水脏,填精髓,强筋骨,平胃气,逐皮肤邪热,疗脚膝冷痹,久服厚肠胃,定志除惊。去根,酒浸一宿,曝干酥炙用。

石斛入肾,则专主下部矣。而又入胃者,盖以其味甘能助肾,而不伤于热,平胃而不伤于燥之故也。

《本草经解》

气平,味甘,无毒。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益精。久服厚肠胃。(酒浸晒)

石斛气平,禀天秋降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甘平为金土之气味,入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经。气降味和,阴也。

阴者中之守也,阴虚则伤中。甘平益阴,故主伤中。痹者闭也,血枯而涩,则麻木而痹。甘平益血,故又除痹。肺主气,肺热则气上。气平清肺,所以下气。

五脏藏阴者也,阴虚则五藏俱虚,而不胜作劳,劳则愈伤其真气矣。五脏之阴,脾为之原,脾主肌肉,故五藏虚劳,则肌肉消瘦也。甘平益阴,所以主虚劳而生肌肉也。

阴者宗筋也,太阴阳明之所合也;石斛味甘益脾胃,所以强阴。精者阴气之英华也,甘平滋阴,所以益精。肠者手阳明大肠也,胃者足阳明胃也,手足阳明属燥金,燥则肠胃薄矣;久服甘平清润,则阳明不燥,而肠胃厚矣。

《玉楸药解》

味甘,气平,入手太阴肺、足少阴肾经。降冲泻湿,壮骨强筋。

石斛下气通关,泻湿逐痹,温肾壮阳,暖腰健膝,治发热自汗,排痈疽脓血,疗阴囊湿痒,通小便淋漓。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归胃、肾经

《本草经解》:归肺、脾、胃、大肠经

《玉楸药解》:归肺、肾经

别名

铁皮石斛、枫斗、铁皮枫斗

《神农本草经》
林兰

《本草经集注》
杜兰、石蓫

常用方

《本草经解》

石斛同麦冬、五味、人参、白芍、甘草、杞子、牛膝、杜仲,理伤中,补虚劳,强阴益精。同麦冬、白茯、陈皮、甘草,治胃热四肢软弱,专一味,夏月代茶,健足力。

使用注意

《本草经集注》

陆英为之使。恶凝水石、巴豆,畏僵蚕、雷丸。

《雷公炮制药性解》

陆英为使,恶寒水石巴豆,畏僵蚕、雷丸。

饮片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

生六安山谷水旁石上。七月、八月采茎,阴干。

今用石斛,出始兴。生石上,细实,桑灰汤沃之,色如金,形似蚱蜢髀者为佳。近道亦有,次宣城间。

《中药大辞典》

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或其多种同属植物的茎。全年均可采挖,但以秋后采挖者质量好。

附生于高山岩石或森林中的树干上。分布四川、贵州、云南、湖北、广西、台湾等地。此外,各地尚有栽培。

产地

加工炮制

《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凡使,先去头、土,了,用酒浸一宿,漉出,于日中曝干,却,用酥蒸,从巳至酉,却,徐徐焙干用。

石斛锁涎,涩丈夫元气。如斯修事,服满一镒,永无骨痛。

《中药大辞典》

干石斛:取干燥的石斛,用水泡约至八成透,焖润,除去残根及黑枝,切段,撞去薄膜,晒干。

鲜石斛:临用时剪下,搓去膜质叶鞘,洗净,剪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