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草药——雄黄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 品 | 性 | 功效 | 味 |
---|---|---|---|---|
矿物类 | 雄黄 | 平 | 外用及其他 | 苦 |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苦、平。主寒热,鼠瘘恶创,疽痔死肌,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胜五兵。炼食之,轻身,神仙。
《本草经集注》
味苦、甘,平,寒、大温,有毒。主治寒热,鼠瘘,恶疮,疽,痔,死肌。治疥虫,䘌疮,目痛,鼻中息肉,及绝筋,破骨,百节中大风,积聚,癖气,中恶,腹痛,鬼疰,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肿,胜五兵,杀诸蛇虺毒,解藜芦毒,悦泽人面。炼食之,轻身,神仙。饵服之,皆飞入人脑中,胜鬼神,延年益寿,保中不饥。得铜可作金。
《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苦甘,性平,有毒,不载经络。主杀精魅鬼邪,蛇虺蛊毒,山岗瘴毒,恶疮死肌,疥癣虫䘌,百节中风,鼻中息肉,中恶腹痛。佩带之,鬼神不敢近,诸毒不能伤,胎妇辅女成男。大块透明中无砂石者佳,研细,水飞用。
雄黄或以为黄金之苗,今有金窟处无雄黄,则斯言未足深信。夫孕妇佩之能转女胎为男,言若不经,然里中试之者往往获验,则有夺造化之功,非禀太阳之精,恶能臻此。杀蛊辟邪,宜其效矣。
《长沙药解》
味苦,入足厥阴肝经。燥湿行瘀,医疮杀虫。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不载经络
《长沙药解》:归肝经
别名
腰黄
《神农本草经》
黄食石
常用方
《长沙药解》
《金匮》雄黄散,雄黄,为末,筒瓦二枚合之,烧熏肛门。治狐惑蚀于肛者。以土湿木陷,郁而生热,化生虫䘌,蚀于肛门,雄黄杀虫而医疮也。
升麻鳖甲汤,方在升麻。用之治阳毒、阴毒,以其消毒而散瘀也。
雄黄燥湿杀虫,善治诸疮。其诸主治,消肿痛,治疮疡,化瘀血,破癥块,止泄痢,续折伤,避邪魔,驱虫蛇。
使用注意
《雷公炮制药性解》
解藜芦毒。
中其毒者,以防己解之。
饮片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
生武都山谷、敦煌山之阳,采无时。
炼服雄黄法,皆在《仙经》中,以铜为金,亦出《黄白术》中。晋末以来,氐羌中纷扰,此物绝不复通,人间时有三、五两,其价如金。合丸皆用石门、始兴石黄之好者尔。始以齐初梁州互市微有所得,将至都下,余最先见于使人陈典签处,捡获见十余片,伊辈不识此物是何等,见有挟雌黄,或谓是丹砂,吾示语并更属觅,于是渐渐而来,好者作鸡冠色,不臭而坚实。若黯黑及虚软者不好也。武都、氐羌是为仇池。宕昌亦有,与仇池正同而小劣。敦煌在凉州西数千里,所出者未尝得来,江东不知,当复云何?此药最要,无所不入也。
《中药大辞典》
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的矿石。雄黄在矿中质软如泥,见空气即变坚硬,一般用竹刀剔取其熟透部分,除去杂质泥土。
产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等地。
产地
加工炮制
《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凡使,勿用黑鸡黄、自死黄、夹腻黄。其臭黄真似雄黄,只是臭,不堪用,时人以醋洗之三,两度便无臭气,勿误用也;次有夹腻黄,亦似雄黄,其内一重黄,一重石,不堪用;次有黑鸡黄,亦似雄黄,如乌鸡头上冠也。凡使,要似鹧鸪鸟肝色为上。
凡修事,先以甘草、紫背天葵、地胆、碧棱花四件,并细剉,每件各五两,雄黄三两,下东流水入坩埚中,煮三伏时;漉出,捣如粉,水飞,澄去黑者,晒干,再研,方入药用。
其内有劫铁石,是雄黄中有,又号赴矢黄,能劫于铁,并不入药用。
《中药大辞典》
碾成极细粉。残水飞,晾干。
-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