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食同源——蒲公英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 性 | 功效 | 味 |
---|---|---|---|
蔬菜 | 寒 | 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 利湿通淋 | 苦, 甘 |
功效: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 利湿通淋
性味功效
《新修本草》
主妇人乳痈肿。
《本草备要》
专治痈肿、疔毒,亦为通淋妙品。
《本草新编》
溃坚肿,消结核,解食毒,散滞气。至贱而有大功,惜世人不知用之。
归经
应用
本品苦寒,善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主治内外热毒疮痈诸证。
主归肝、胃经,兼能通乳,故为治乳痈要药。
治乳痈肿痛,单用浓煎服;或以鲜品捣汁内服、药渣外敷;或与全瓜蒌、金银花等散结、解毒药同用;
治痈肿疔疮,常与金银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药同用,如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治肠痈腹痛,常与大黄、牡丹皮、桃仁等同用;治肺痈吐脓,常与鱼腥草、冬瓜仁、芦根等同用。
治疗瘰疬,常与夏枯草、连翘、浙贝母等药配伍。
本品解毒消肿散结,与板蓝根、玄参等配伍,还可用治咽喉肿痛;
鲜品捣敷还可用治毒蛇咬伤。
蒲公英粥(《粥谱》)
蒲公英酒(《景岳全书》)(外用)
本品清利湿热,利尿通淋作用较佳,常用治湿热黄疸、热淋涩痛。治湿热黄疸,常与茵陈、栀子、大黄等药同用;
治热淋涩痛,常与白茅根、金钱草、车前子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还有清肝明目作用,用治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可单用取汁点眼,或浓煎内服;亦可配伍菊花、夏枯草、决明子等药。
蒲公英玉米须汤(《食疗本草学》)
人群宜忌
宜用体质
湿热体质尤宜
宜用病症
肝炎、胆囊炎、乳腺增生、乳腺炎、咽炎、结膜炎、肠炎、口腔溃疡、结膜炎、扁桃体炎、咽喉炎、尿少、慢性肿瘤、免疫力低;外用,肝火上炎型结膜炎
慎用体质
阳虚体质慎用
慎用病症
用量过大可致缓泻
慎用人群
对蒲公英绒毛过敏者慎用
-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