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草药——猪牙皂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 品 | 性 | 功效 | 味 |
---|---|---|---|---|
果实及种子类 | 猪牙皂 | 温 | 辛, 咸 |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辛、咸,温。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利九窍,杀精物。
《本草经集注》
味辛、咸,温,有小毒。主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下水,利九窍,杀鬼、精物。治腹胀满,消谷,破咳嗽囊结,妇人胞不落,明目益精。可为沐药,不入汤。
《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辛、咸,性温,有小毒,入肝、胃二经。主风痹死肌,头风目泪,中风邪气,痨虫等物。通关窍,理痈疽,消胀满,化谷食,除咳嗽,疗骨蒸,去疥癣。搐鼻喷嚏立至,敷肿疼痛即除,和生矾可吐风痰,拌蜂蜜名为导箭。水浸一宿,去皮弦酥炙,复去核及黄用。
肝为风木之脏,胃为水谷之腑,牙皂辛温,有行散之功,宜并入之。多用能耗气损血。其刺乃质干之锐者,故于疮痈无所不达。若疗厉风,九蒸曝为妙。
《长沙药解》
味辛、苦、涩,入手太阴肺经。降逆气而开壅塞,收痰涎而涤垢浊,善止喘咳,最通关窍。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归肝、胃经
《长沙药解》:归肺经
别名
牙皂、皂角
《神农本草经》
皂荚
常用方
《长沙药解》
《金匮》皂荚丸,皂荚六两。去皮,酥炙,蜜丸梧子大,枣膏和汤服三丸,日夜四服。治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眠。以肺胃逆升,浊气郁塞,涎沫胶粘,下无泄路,故时时上唾。身卧则气道愈阻,弥增壅闷,故但坐不得眠。皂荚开闭塞而洗痰涎,通气道而降冲逆也。
皂荚辛烈开冲,通关透窍,搜罗痰涎,洗荡瘀浊,化其黏联,胶热之性,失其根据,攀附之援,脏腑莫容,自然外去,虽吐败浊,实非涌吐之物也。其诸主治,开口噤,通喉痹,吐老痰,消恶疮,熏久利脱肛,平妇人吹乳,皆其通关行滞之效也。
使用注意
《本草经集注》
青葙子为之使,恶麦门冬,畏空青、人参、苦参。
《雷公炮制药性解》
柏实为使,恶麦门冬,畏空青、人参、苦参。
饮片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
生雍州川谷及鲁邹县,如猪牙者良。九月、十月采荚,阴干。
今处处有,长尺二者良。世人见其皆有虫孔,而未尝见虫形,皆言不可近,令人恶病,殊不尔。其虫状如草菜上青虫,荚微欲黑,便出,所以难见尔。但取生者看,自知之也。
《中药大辞典》
为豆科植物皂荚已衰老或受伤害后所结之果实。秋末,将成熟的果实采下,晒干。
主产四川、贵州、云南、山东。此外,陕西、湖北、河北、山西、安徽、河南、江苏等地亦产。
产地
加工炮制
《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凡使,皂荚子收得,拣取圆满坚硬不蛀者,用瓶盛,下水,于火畔煮,待泡熟,剥去硬皮一重了,取向里白嫩肉两片,去黄,其黄消人肾气,将白两片,用铜刀细切,于日中干用。
《中药大辞典》
拣净杂质,洗净晒干,用时捣碎。
-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