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草药——白薇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 品 | 性 | 功效 | 味 |
---|---|---|---|---|
根及根茎类 | 白薇 | 平 | 清热药 | 苦 |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苦,平。主暴中风,身热肢满,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气,寒热酸痋,温疟洗洗,发作有时。
《本草经集注》
味苦、咸,平、大寒,无毒。主治暴中风,身热肢满,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气,寒热酸疼,温疟洗洗,发作有时。治伤中淋露,下水气,利阴气,益精。久服利人。
《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苦咸,性大寒,无毒,入心、肾二经。主暴中风,身热腹满,忽忽不知人,狂惑鬼邪,寒热酸疼,温疟洗洗发作,下水气,利阴气,定惊益精。以糯米泔浸一宿,去髭细锉,蒸用。
白薇味苦入心,咸入肾,故主治如上。
《长沙药解》
味苦、微咸,微寒,入手太阴肺、足太阳膀胱。凉金泻热,清肺除烦。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归心、肾经
《长沙药解》:归肺、膀胱经
别名
白微
《本草经集注》
白幕、薇草、春草、骨美
常用方
《长沙药解》
《金匮》竹皮大丸,方在竹茹。用之治乳妇中虚,烦乱呕逆。有热者,倍白薇,以其泻热而除烦也。
白薇苦寒,长于清金而除烦热,利水而通淋涩。其诸主治,通鼻塞,止血淋,清膀胱热涩,断胎产遗尿。
使用注意
《本草经集注》
恶黄芪、干姜、干漆、山茱萸、大枣。
《雷公炮制药性解》
恶黄芪、大黄、大戟、干姜、大枣、干漆、山萸。
饮片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
生平原川谷。三月三日采根,阴干。
近道处处有。根状似牛膝而短小尔。方家用,多治惊邪、风狂、疰病。
《中药大辞典》
为萝蘑科植物直立白薇或蔓生白薇的根。早春、晚秋均可采收。以秋季采收为佳。采掘后,除去地上部分,洗净,晒干。
直立白薇:生长于山坡或树林边缘。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蔓生白薇:生于山地。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等地。
产地
加工炮制
《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凡采得后,用糯米泔汁浸一宿,至明取出,去髭了,于槐砧上细剉,蒸,从巳至申,出用。
《中药大辞典》
拣净杂质,除去茎苗,洗净,稍浸,润透,切段,晒干。
-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