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草药——葛根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 品 | 性 | 功效 | 味 |
---|---|---|---|---|
根及根茎类 | 葛根 | 平 | 解表药 | 甘 |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本草经集注》
味甘,平,无毒。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治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治金疮,止痛,胁风痛。生根汁,大寒,治消渴,伤寒壮热。
《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甘,性平无毒,入胃、大肠二经。发伤寒之表邪,止胃虚之消渴,解中酒之奇毒,治往来之温疟。
葛根疗热解表,故入手足阳明。
《本草经解》
气平,味甘辛,无毒。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葛根气平,禀天秋平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辛无毒,得地金土之味,入足阳明经燥金胃。气味轻清,阳也。
其主消渴者,葛根辛甘,升腾胃气,气上则津液生也。其主身大热者,葛根气平,平为秋气,秋气能解大热也。脾有湿热,则壅而呕吐;葛根辛甘,升发胃阳,胃阳鼓动,则湿热下行而呕吐止矣。诸痹皆起于气血不流通;葛根辛甘和散,气血活,诸痹自愈也。阴者从阳者也,人生阴气,脾为之原,脾与胃合,辛甘入胃,鼓动胃阳,阳健则脾阴亦起也;甘者土之冲味,平者金之和气,所以解诸毒也。
葛谷气平味甘,入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阴中阳也。阴中之阳为少阳,清轻上达,能引胃气上升,所以主下痢十岁以上,阳陷之症也。
《长沙药解》
味甘、辛,性凉,入足阳明胃经。解经气之壅遏,清胃腑之燥热,达郁迫而止利,降冲逆而定喘。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归胃、大肠经
《本草经解》:归肺、胃经
《长沙药解》:归胃经
别名
生葛、干葛
《神农本草经》
鸡齐根
《本草经集注》
鹿藿、黄斤
常用方
《本草经解》
葛根同香薷、生地,煎服,可以预防热病。同白芍、甘草、山药、白茯、焦米,治痢血不止。葛根一味,治中毒。
《长沙药解》
《伤寒》葛根汤,葛根四两,麻黄、桂枝、芍药、甘草各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二两。治伤寒太阳阳明合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阳明胃经,自头走足,行身之前。背者,胸之腑也,《素问》语。太阳经病不解,内侵阳明,阳明郁遏,不得顺降,冲逆胸膈,胸膈莫容,遂后壅于项背,故项背强直,几几不柔。寒闭皮毛,故无汗恶风。姜、甘、大枣,利中宫而补土,桂枝、芍药,达凝郁而泻热,麻黄散太阳之寒,葛根解阳明之郁也。治太阳与阳明合病,自下利者。以经气郁遏,则腑气壅迫,不能容受,未消之食,必至上呕,已化之谷,必至下利。麻黄发表而泻郁遏,葛根疏里而达壅迫也。又治太阳病,欲做刚痉,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者。以过汗亡津,筋脉不柔,复感寒邪,闭其皮毛,则病刚痉。足阳明脉循上齿,手阳明脉循下齿,筋脉燥急,故口噤不开。麻黄泻闭而散寒,葛根降逆而润燥也。
桂枝加葛根汤,桂枝三两,芍药、甘草各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葛根四两。煎服。治太阳阳明合病,项背强几几,汗出恶风者。风泄皮毛,故汗出恶风。桂、芍泻太阳而达营郁,葛根解阳明而降气逆也。
葛根黄连黄芩汤,葛根半斤,黄连一两,黄芩二两,甘草二两。治太阳中风,下后,下利脉促,喘而汗出者。以下伤中气,脾陷为利,胃逆为喘。上热郁生,窍开汗出。连、芩清君相之火,葛根降阳明之逆也。
《金匮》竹叶汤,方在竹叶。用之治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喘而头痛。以胃气上逆,肺郁生热,故气喘头痛而发热面赤,葛根清胃而降逆也。
奔豚汤,方在甘李根白皮。用之治奔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以风木勃发,则生烦躁,生葛清风而润燥,泻热而除烦也。
葛根辛凉下达,除烦泻热,降阳明经腑之郁。经腑条畅,上脘之气不逆,则下脘之气不陷,故呕泄皆医。生津止渴,清金润燥,解阳明郁火,功力尤胜。
作粉最佳。鲜者,取汁用,甚良。
使用注意
《本草经集注》
杀野葛、巴豆、百药毒。
《雷公炮制药性解》
解野葛、巴豆、丹石、百药毒。
太阳初病未入阳明而头痛者,不可便服以发之,恐引贼入家也,又表虚多汗者禁用。
饮片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
生汶山川谷。五月采根,曝干。
即今之葛根,人皆蒸食之。当取入土深大者,破而日干之。生者捣取汁饮之。解温病发热。其花并小豆花干末,服方寸匕,饮酒不知醉。南康、庐陵间最胜,多肉而少筋,甘美。但为药用之,不及此间尔。五月五日日中时,取葛根为屑,治金疮断血为要药,亦治疟及疮,至良。
《中药大辞典》
为豆科植物葛的块根。春、秋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切片,晒干或烘干。广东、福建等地切片后,用盐水、白矾水或淘米水浸泡,再用硫黄熏后晒干,色较白净。
生于山坡草丛中或路旁及较阴湿的地方。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全国大部地区有产,主产河南、湖南、浙江、四川等地。
产地
加工炮制
《中药大辞典》
葛根: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及时切片,晒干。
煨葛根:先以少量麸皮撒入热锅内,待冒烟后,将葛根片倒入,上面覆盖剩下的麸皮,煨至下层麸皮呈焦黄色时,随即以铁铲将葛根与麸皮不断翻动,至葛根片呈深黄色为匿,取出,筛去麸皮,凉透。(每葛根100斤,麸皮25斤)
-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