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所属经络类型 所属位置
络穴 上肢部穴位

别名

童玄(《古今医统大全》)

取穴方法

手太阴络,别走阳明。去腕侧上一寸五分,以两手交叉,食指尽处,两筋骨罅中。


两手虎口相交,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示指尖端到达的凹陷处,触摸时可感有一裂隙,即为此穴。

《中国针灸学》
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一寸五分,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肌腱之间。或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按在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

《针灸大成》
主偏风口面㖞斜,手腕无力,半身不遂,掌中热,口噤不开,寒热疟,呕沫,咳嗽,善笑,纵唇口,健忘,溺血精出,阴茎痛,小便热,痫惊妄见,面目四肢痈肿,肩痹,胸背寒栗,少气不足以息,尸厥寒热,交两手而瞀。实则胸背热,汗出,四肢暴肿。虚则胸背寒栗,少气不足以息。

《素问》曰:实则手锐掌热,泻之。虚则欠呿,则便遗数,补之。直行者谓之经,旁出者谓之络。手太阴之支,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是列缺为太阴别走阳明之络。人或有寸、关、尺三部脉不见,自列缺至阳溪脉见者,俗谓之反关脉。此经脉虚而络脉满。《千金翼》谓阳脉逆,反大于寸口三倍。惜叔和尚未之及,而况高阳生哉。

针灸方法

《针灸大成》
针二分,留五呼,泻五吸,灸七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