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松香

类型 功效
藻菌树脂类 松香 外用及其他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苦,温。主痈,疽,恶疮,头疡,白秃,疥搔风气。安五脏,除热。久服轻身,不老延年。

《本草经集注》

味苦、甘,温,无毒。主治痈疽,恶疮,头疡,白秃,疥瘙,风气,安五脏,除热。胃中伏热,咽干,消渴,及风痹死肌。炼之令白。其赤者主恶风痹。久服轻身,不老延年。

《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苦、甘,性温,无毒,入脾、肺二经。主安五脏,除伏热,解消渴,逐诸风,疗痈疽恶疮及白秃疥瘙,风气金伤,止血,杀虫,定痛。

松香甘温之品,与脾部相宜,而肺者脾之子也,故两入之。伏热等证,悉属二经,乌得不治。

《玉楸药解》

治痈疽疥疿,秃疮血瘘,止痛生肌,排脓收口,止崩除带,强筋固齿,历节疼痛,阴囊湿痒。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归脾、肺经

别名

《神农本草经》
松脂、松膏、松肪

常用方

-

使用注意

饮片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

生大山山谷,六月采。

采炼松脂法,并在服食方中,以桑灰汁若酒煮辄,纳寒水中数十过,白滑则可用。其有自流出者,乃胜于凿树及煮膏也。其实不可多得,唯叶止是断谷所宜尔。细切如粟,以水及面饮服之。亦有阴干捣为屑、丸服者。人患恶病,服此无不瘥。比来苦脚弱人,酿松节酒,亦皆愈。松柏皆有脂润,又凌冬不凋,理为佳物,但人多轻忽近易之耳。

《中药大辞典》

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其同属植物树干中取得的油树脂,经蒸馏除去挥发油后的遗留物。多在夏季采收,在松树干上用刀挖成V字形或螺旋纹槽,使边材部的油树脂自伤口流出,收集后,加水蒸馏,使松节油馏出,剩下的残渣,冷却凝固后,即为松香。置阴凉干燥处,防火、防热。

产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浙江、安徽等地。

产地

加工炮制

《中药大辞典》

松香:置铜锅中,用微火加热熔化,捞去杂质,倾入水中,候凉后取出,干燥。

制松香:取葱煎汤,加入松香粉,煮至松香完全熔化,乘热倒入冷水中,取出,阴干。(每松香100斤,用葱1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