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草药——香薷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 品 | 性 | 功效 | 味 |
---|---|---|---|---|
全草类 | 香薷 | 微温 | 解表药 | 辛 |
性味功效
《本草经集注》
味辛,微温。主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
《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辛,性微温,无毒,入肺、胃二经。主下气,除烦热,定霍乱,止呕吐,疗腹痛,散水肿,调中温胃,最解暑气。
香薷性温,其除热解暑之功,何若是其着也!不知炎威酷暑,则脏腑伏阴,胸腹有凝结之忧,而皮肤多蒸热之气,得香薷之辛以散之,温以行之,伤暑之证,从兹远矣。
《本草经解》
气微温,味辛,无毒。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
香薷气微温,禀天初春之木气,入足少阳胆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燥金之味,入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气味俱升,阳也。
夏月湿热之气,郁于太阴阳明,则挥霍扰乱而腹痛吐泻矣;其主之者,温能行气,辛可解湿热也。肺者相传之官,主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香薷味辛润肺,所以主散水肿也。
《玉楸药解》
味辛,微温,入足阳明胃、足太阳膀胱经。利水泻湿,止呕断痢,温胃调中,治霍乱、腹痛、吐利之症,利小便,消水肿,止鼻衄,疗脚气。庸工用之治暑病。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归肺、胃经
《本草经解》:归胆、肺、大肠经
《玉楸药解》:归胃、膀胱经
别名
-
常用方
《本草经解》
香薷同人参、白术、木瓜、白茯、白芍、陈皮、车前,治水肿。同白术丸,治水肿,以小便利为效。
使用注意
《雷公炮制药性解》
热服令人泄泻,久服耗人真气。
饮片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
处处有此,惟供生食。十月中取,干之,霍乱煮饮,无不差。作煎,除水肿尤良之也。
《中药大辞典》
为唇形科植物海州香薷的带花全草。夏、秋季采收,当果实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或阴干。
生于山野。分布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
产地
加工炮制
《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凡采得,去根,留叶,细剉,曝干。勿令犯火。
服至十两,一生不得食白山桃也。
《中药大辞典》
拣去杂质,用水喷润后,除去残根,切段,晒干即得。
-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