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木通

类型 功效
茎木类 木通 利水渗湿药

性味功效

《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辛、甘,性平,无毒,入小肠经。主五淋,小便闭,经凝,乳闭,难产,积聚,惊悸,心烦,健忘,耳聋,声哑,鼻塞,痈疮,脾疸喜睡,天行瘟疫。

木通利便,专泻小肠,宜疗五淋等证。其惊悸等证,虽属心经,而心与小肠相为表里,故并治之,脾疸喜睡,此脾之病,皆湿所酿也,利小肠而湿不去乎?瘟疫之来,感天地不正之气,今受盛之官行而邪不能容,亦宜疗矣。

《本草经解》

气平,味辛,无毒。主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去恶虫。

木通气平,禀天秋平之金气;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专入手太阴肺经。气降味苦,阴也。

其除脾胃寒热者,盖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气通调水道,乃下输膀胱,如水道不通,则饮留于脾胃而发寒热矣;木通入肺,以通水道,故除脾胃寒热也。

九窍者,耳目鼻各二,口大小便各一也;木通气平则利,味辛则通,所以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也。其令人不忘者,心藏神而属火,水道通则心火有制,神清多记忆也。湿热不除,则化生恶虫;水道通,则湿热有去路,故恶虫不生也。

《玉楸药解》

味辛,气平,入足太阳膀胱经。通经利水,渗湿清热。

木通孔窍玲珑,通利窍隧,利水开癃,渗泻膀胱湿热。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归小肠经

《本草经解》:归肺经

《玉楸药解》:归膀胱经

别名

-

常用方

《本草经解》

木通同生地、炙草、竹叶,治心热便赤。同白茯、泽泻、车前、猪苓、灯心,治癃闭。同牛膝、生地、天冬、麦冬、五味、黄柏、甘草,治尿血。同生地、甘草、赤茯、竹叶,名导赤散,泻小肠之火。

使用注意

《玉楸药解》

庸工利水方中,率多用之,而绝不得效。本草诸家,未参验耳。

饮片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

生石城山谷及山阳。正月采枝,阴干。

今出近道。绕树藤生,汁白。茎有细孔,两头皆通。含一头吹之,则气出彼头者良。或云

《中药大辞典》

为木通科植物白木通或三叶木通、木通的木质茎。9月采收,截取茎部,刮去外皮,阴干。野生于山坡荒地半阴处。

分布江苏、浙江、江西、广西、广东、湖南、湖北、山西、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产地

加工炮制

《中药大辞典》

用水稍浸泡,闷润至透,切片,晾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