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草药——麦芽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 品 | 性 | 功效 | 味 |
---|---|---|---|---|
果实及种子类 | 麦芽 | 温 | 消食药 | 甘, 咸 |
性味功效
《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甘、咸,性温,无毒,入脾、胃二经。主温中下气,开胃健脾,催生下胎,去宿食,除胀满,止吐逆,破癥结,消痰痞。炒去芒,再炒焦黄,研用。
麦芽甘而且温,宜职中州。夫麦性泥滞,不过水浸生芽,气虽少清,性犹未化,功效何若是殊哉?全在多炒,使其性枯耳,不然,是积食矣,岂复能消耶?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归脾、胃经
别名
麦糵
常用方
-
使用注意
《雷公炮制药性解》
蜜为之使。
丹溪云:大麦有火,能生热病。其芽能行上焦滞血,除腹内寒鸣,然多用久服,令人消肾。
饮片
来源产地
《中药大辞典》
为发芽的大麦颖果。将大麦以水浸透,捞出置筐内,上盖蒲包,经常洒水,待芽长达3~5毫米时,取出晒干。
各地均产。
产地
加工炮制
《中药大辞典》
炒麦芽:取麦芽置锅内微炒至黄色,取出放凉。
焦麦芽:同上法炒至焦黄色盾,喷洒清水,取出晒干。
-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
赞赏者名单
因为你们的支持让我意识到写文章的价值🙏
本文是原创文章,采用 CC BY-NC-SA 4.0 协议,完整转载请注明来自 Nanbowan!
评论
匿名评论
隐私政策
✅ 你无需删除空行,直接评论以获取最佳展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