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通草

类型 功效
茎木类 通草 利水渗湿药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辛,平。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

《本草经集注》

味辛、甘,平,无毒。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治脾疸,常欲眠,心烦,哕出音声,治耳聋,散痈肿诸结不消,及金疮,恶疮,鼠瘘,踒折,齆鼻,息肉,堕胎,去三虫。

《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淡,性寒,无毒,入肺、大小肠三经。与木通同功,特泻肺明目,退热行经,下乳通结,力尤胜之。

通草色白,宜其泻肺;味淡,故入小肠;性主通行,故又入大肠。即《本草续注》所谓通脱木,今女工用以作花。

《长沙药解》

味辛,入足厥阴肝、手少阴心、足太阳膀胱经。行血脉之瘀涩,利水道之淋癃。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归肺、大肠、小肠经

《长沙药解》:归肝、心、膀胱经

别名

通脱木

《神农本草经》
附支

《本草经集注》
丁翁

常用方

《长沙药解》

《伤寒》当归四逆汤,方在当归。用之,治厥阴病,手足厥冷,脉细欲绝。以其通经络而开结涩也。

通草疏利壅塞,开通隧道,善下乳汁,而通月水。故能治经络结涩,性尤长于泻水。其诸主治,通经闭,下乳汁,疗黄疸,消水肿,开淋涩,消痈疽,利鼻痈,除心烦。

使用注意

饮片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

生石城山谷及山阳。正月采枝,阴干。

今出近道。绕树藤生,汁白。茎有细孔,两头皆通。含一头吹之,则气出彼头者良。或云即葍藤茎。

《中药大辞典》

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茎髓。秋季采收,选择生长2~3年的植株,割取地上茎,截成段,趁鲜时取出茎髓,理直,晒干。放置干燥处。将茎髓加工制成的方形薄片,称为”方通草”;加工时修切下来的边条,称为”丝通草”。

分布福建、台湾、广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产地

加工炮制

《中药大辞典》

通草:拣去杂质,切片。朱通草:取通草片,置盆内喷水少许,微润,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并随时翻动,至外面挂匀朱砂为度,取出,晾干。(每通草片10斤,用朱砂10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