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石膏

类型 功效
矿物类 石膏 微寒 清热药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苦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创。

《本草经集注》

味辛、甘,微寒、大寒,无毒。主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疮。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膈热,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

细理白泽者良,黄者令人淋。

《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辛甘,性寒,无毒。入肺、胃二经。主出汗解肌,缓脾益气,生津止渴,清胃消痰,最理头疼。与方解石相似,须莹净如水晶者真。

石膏辛走肺,甘走胃,所以主发散,仲景名为白虎,盖有两义,一则以入肺,一则以其性雄。

《本草经解》

气微寒,味辛,无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疮。(煅)

石膏气微寒,禀天初冬寒水之气,入足太阳寒水膀胱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燥金之味入手太阴肺经、足阳明燥金胃、手阳明燥金大肠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

中风者,伤寒五种之一也,风为阳邪,中风病寒热,而心下逆气惊喘,则已传阳明矣,阳明胃在心之下,胃气本下行,风邪挟之上逆,乘肺则喘,闻木声则惊,阳明火烁津液,致口干舌焦,不能呼吸,故用石膏辛寒之味,以泻阳明实火也。

腹中大肠经行之地,大肠为燥金,燥则坚痛矣;其主之者,辛寒可以清大肠之燥火也。阳明邪实,则妄言妄见,如有神灵,若邪鬼附之;石膏辛寒清胃,胃火退而邪妄除,故云除邪鬼也。

产乳者,产后乳不通也,阳明之脉,从缺盆下乳;辛寒能润,阳明润则乳通也。金疮热则皮腐,石膏气寒,故外糁合金疮也。

《长沙药解》

味辛,气寒。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清金而止燥渴,泻热而除烦躁。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归肺、胃经

别名

《本草经集注》
细石

常用方

《本草经解》

石膏同川莲、甘草,治发狂。同知母、甘草、粳米,名白虎汤,治阳明中风热病。同知母、麦冬、甘草、竹叶,名竹叶石膏汤,治阳明邪热。同防风、荆芥、细辛、白芷末,擦胃火牙痛。同银朱末,治金疮不合。

《长沙药解》

《伤寒》白虎汤,石膏一斤,知母六两,甘草二两,粳米六两。治太阳伤寒,表解后,表有寒,里有热,渴欲饮水,脉浮滑而厥者。太阳表解之后,阴旺则汗去阳亡,而入太阴,阳旺则汗去阴亡,而入阳明,表解而见燥渴,是腑热内动,将入阳明也。阳明戊土,从庚金化气而为燥,太阴辛金,从己土化气而为湿。阳旺之家,则辛金不化己土之湿而亦化庚金之燥,胃热未发而肺燥先动,是以发渴。石膏清金而除烦,知母泻火而润燥,甘草、粳米,补中化气,生津而解渴也。

《金匮》小青龙加石膏汤,麻黄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半夏半升,五味半升,细辛三两,干姜二两,石膏二两。治心下有水,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肺胀脉浮者。以水饮内阻,皮毛外阖,肺气壅遏,而生咳喘。小青龙发汗以泻水饮,石膏清热而除烦躁也。《伤寒》大青龙汤,方在麻黄。用之治太阳中风,不汗出而烦躁者。麻杏甘石汤,方在麻黄。用之治太阳伤寒,汗下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竹叶石膏汤,方在竹叶。用之治大病差后,气逆欲吐者。《金匮》越婢汤,方在麻黄。用之治风水恶风,续自汗出者。木防己汤,方在防己。用之治膈间支饮,其人喘满者。厚朴麻黄汤,方在厚朴。用之治咳而脉浮者。文蛤汤,方在文蛤。用之治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竹皮大丸,方在竹茹。用之治乳妇烦乱呕逆者。皆以其泻热而除烦也。

石膏辛凉之性,最清心肺而除烦躁,泻郁热而止燥渴。

其诸主治,疗热狂,治火嗽,止烦喘,消燥渴,收热汗,消热痰,住鼻衄,除牙痛,调口疮,理咽痛,通乳汁,平乳痈,解火灼,疗金疮。

使用注意

《本草经集注》

鸡子为之使,恶莽草、毒公。

《雷公炮制药性解》

鸡子为使,恶莽草、马目毒公、巴豆、畏铁。

苟胃弱不食,及血虚发热者误用之,为害不浅。

《长沙药解》

甚寒脾胃,中脘阳虚者勿服。

饮片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

生齐山山谷及齐庐山、鲁蒙山,采无时。

二郡之山,即青州、徐州也。今出钱塘县狱地中,雨后时时自出,取之皆方如棋子,白澈最佳。比难得,皆用灵隐山者。彭城者亦好。近道多有而大块,用之不及彼土。《仙经》不须此。

《中药大辞典》

为硫酸盐类矿物石膏的矿石。一般于冬季采挖,挖出后,去净泥土及杂石。

产湖北、安徽、河南、山东、四川、湖南、广西、广东、云南、新疆等地。

产地

加工炮制

《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凡使,勿用方解石。方解石虽白,不透明,其性燥。若石膏,出剡州茗山县义情山,其色莹净如水精,性良善也。

凡使之,先于石臼中捣成粉,以夹物罗过,生甘草水飞过了,水尽令干,重研用之。

《长沙药解》

研细,绵裹,入药煎,虚热,煅用。

《中药大辞典》

生石膏:去净杂石,洗净泥土,打碎成小块。

煅石膏:取净石膏块,置坩埚内,在无烟炉火中煅至酥松状,取出,放凉,碾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