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天花粉

类型 功效
根及根茎类 天花粉 解表药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苦,寒。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

《本草经集注》

味苦,寒,无毒。主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除肠胃中痼热,八疸身面黄,唇干口燥,短气,通月水,止小便利。

《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苦,性寒无毒,入肺、心、脾、胃、小肠五经。主肺火盛而喉痹,脾胃火胜而口齿肿痛,清心利小便,消痰除咳嗽,排脓消肿,生肌长肉,止渴退烦热,补虚通月经。

天花粉色白入肺,味苦入心。脾胃者,心之子,肺之母也,小肠与心相为表里,故均入焉。本功清热,故主疗颇多,其理易达。

《本草经解》

气寒,味苦,无毒,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

天花粉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少阴肾经、足太阳寒水膀胱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

膀胱者,津液之腑也,心火内烁,则津液枯而病消渴;膀胱主表,火盛则表亦热而身热也。其主之者,苦寒可以清火也。

心为君火,火盛则烦满大热;其主之者,寒以清之,苦以泄之也。火盛则阴虚,补虚者,清润能补阴虚也。阴者中之守,安中者苦寒益阴,阴充,中有守也。其主续绝伤者,血为阴,阴虚则伤,阴枯则绝;花粉清润,则虚者滋,枯者润也。

《长沙药解》

味甘、微苦,微寒,入手太阴肺经。清肺生津,止渴润燥,舒痉病之挛急,解渴家之淋癃。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归肺、心、脾、胃、小肠经

《长沙药解》:归肺经

别名

花粉、瓜蒌根、栝蒌根

《神农本草经》
栝楼根、地楼

《本草经集注》
果裸、天瓜、泽姑

常用方

《本草经解》

花粉同川莲,治心火乘金消渴。同人参、麦冬,治肺津枯消渴。同麦冬、竹叶,治心火烦渴。

《长沙药解》

《金匮》栝蒌桂枝汤,栝蒌根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治太阳痉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沉迟者。太阳之经,外感风寒,发汗太多,因成痉病。其证身热足寒,颈强项急,头摇口噤,背反张,面目赤。发热汗出,而不恶寒者,是得之中风,名曰柔痉。以厥阴风木,藏血而舒筋,筋脉枯燥,曲而不伸,是以项强而背反。木枯风动,振荡不宁,是以头摇而齿齘。太阳行身之背,故并在脊背。此因汗多血燥,重感风邪,郁其营气,故病如此。甘、枣补脾精而益营血,姜、桂达经气而泻营郁,芍药、栝蒌,清风木而生津液也。

栝蒌瞿麦丸,栝蒌根三两,薯蓣二两,瞿麦一两,茯苓三两,附子一枚。治内有水气,渴而小便不利者。阳衰土湿,寒水停留,乙木郁遏,不能疏泄,故小便不利。木郁风动,肺津伤耗,是以发渴。瞿麦、苓、附,泻水而温寒,薯蓣、栝蒌,敛肺而生津也。

栝蒌牡蛎散,栝蒌根、牡蛎等分。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治百合病,渴而不差者。百合之病,肺热津伤,必变渴证。津液枯燥,故渴久不止。栝蒌、牡蛎,清金敛肺,生津润燥而止渴也。

小青龙汤,方在麻黄。治太阳伤寒,内有水气,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小柴胡汤,方在柴胡。治少阳伤寒。渴者,去半夏,加人参、栝蒌根,以其凉肃润泽,清金止渴,轻清而不败脾气也。

清肺之药,最为上品,又有通达凝瘀,清利湿热之长。其诸主治,下乳汁,通月水,医吹奶,疗乳痈,治黄疸,消囊肿,行扑损瘀血,理疮疡肿痛。

使用注意

《本草经集注》

枸杞为之使,恶干姜,畏牛膝、干漆,反乌头。

《雷公炮制药性解》

枸杞为使,恶干姜,畏牛膝,干漆,反乌头。

惟曰补虚通经,此甚不可泥也。夫苦寒之剂,岂能大补?以其能清火,则阴得其养,非真补也。月水不通,亦以热闭,热退则血盛经通,非真能通也。此治本穷源之说耳,倘因寒致疾者,可误使哉。

饮片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

生弘农川谷及山阴地。入土深者良。生卤地者有毒。二月、八月采根曝干,三十日成。

出近道,藤生,状如土瓜,而叶有叉。《毛诗》云:果裸之实,亦施于宇。其实今以杂作手膏,用根,入土六、七尺,大二、三围者,服食亦用之。

《中药大辞典》

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根。春、秋均可采挖,以秋季采者为佳。挖出后,洗净泥土,刮去粗皮,切成段,粗大者再纵切为两,晒干。然后撞去外表的黄色层使成白色;或用硫黄熏白。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河南、广西、山东、江苏、贵州、安徽等地。

产地

加工炮制

《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栝蒌使根,待构二、三围,去皮,细捣,作煎,搅取汁,冷冻,任用也。

《中药大辞典》

拣去杂质,大小块分开,用水泡约六成透,捞出,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晒干;或用水洗净,捞出,晒至极干,捣成小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