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龟甲

类型 功效
动物类 龟甲 补虚药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咸,平。主漏下赤白。破癥瘕,痎疟,五痔,阴蚀,湿痹,四肢重弱,小儿囟不合。久服轻身,不饥。

《本草经集注》

味咸、甘,平,有毒。主治漏下赤白,破癥瘕,痎疟,五痔,阴蚀,湿痹,四肢重弱,小儿囟不合。治头疮难燥,女子阴疮及惊恚气,心腹痛不可久立,骨中寒热,伤寒劳复,或肌体寒热欲死,以作汤良。久服轻身,不饥,益气资智,亦使人能食。

《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咸、甘,性平,无毒,入心、脾、肝三经。主阴虚不足,骨蒸劳热,癥瘕疟疾,五痔阴蚀,四肢重弱,血麻痹风疾,产前后痢疾,惊恚气心腹痛,伤寒劳复,肌体寒热欲死,小儿囟门不合及头疮,女子赤白漏下及阴痒,逐瘀血,续筋骨,催生益智。自败者更佳。酥炙用。

龟甲禀壬癸之气而生,其补阴也甚捷,心主血,肝藏血,脾裹血,故并入之。骨蒸云云等证,靡非阴虚所致,用此主之,不亦宜哉?

《本草经解》

气平,味甘,有毒。主漏下赤白,破癥瘕痎疟,五痔阴蚀,湿痹,四肢重弱,小儿囟不合。久服轻身不饥。

龟甲气平,禀天秋收之金气,入手太阴肺;味甘,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北方之神,介虫之长,性复有毒,禀阴寒之性,入足少阴肾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

脾统血,脾血不统,则漏下赤白;其主之者,味甘益脾也。疟而至于有癥瘕,湿热之邪,已痼结阴分矣;龟甲阴寒可以清热,气平可以利湿,所以主之也。火结大肠则生五痔,湿浊下注则患阴蚀;肺合大肠,肾主阴户,性寒可去热,气平可消湿,所以主之也。

脾主四肢,湿胜则重弱;龟甲味甘益脾,性平去湿,湿行,四肢健也。肾主骨,小儿肾虚则囟骨不合;其主之者,补肾阴也。

久服益肾,肾者胃之关,关门利,能去脾湿,所以身轻不饥也。

《玉楸药解》

味咸,性寒,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泻火滋阴,寒胃滑肠。

烧研,敷、饮,治诸痈肿疡甚灵。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归心、脾、肝经

《本草经解》:归肺、脾、肾经

《玉楸药解》:归肾、肝经

别名

龟板、玄武版

《神农本草经》
神屋

常用方

《本草经解》

龟甲同熟地、黄柏、知母、猪脊髓,丸,名补阴丸,治阴虚相火炽。同发、川芎、归身,治难产,及短小女子交骨不开。

使用注意

《本草经集注》

畏狗胆,恶沙参、蜚蠊。

《雷公炮制药性解》

畏狗胆。恶沙参蜚蠊。

《玉楸药解》

龟板咸寒泻火,败脾伤胃,久服胃冷肠滑,无有不死。朱丹溪以下庸工,作补阴之方,用龟板、地黄、知母、黄柏,治内伤虚劳之证,铲灭阳根,脱泄生气。俗子狂夫,广以龟、鹿诸药,祸流千载,毒遍九州,深可痛恨也!

饮片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

生南海池泽及湖水中,采无时,勿令中湿,中湿即有毒。

此用水中神龟,长一尺二寸者为善,厣可以供卜,壳可以充药,亦入仙方,用之当炙。生龟溺,甚治久嗽,亦断疟。肉,作羹臛,大补而多神灵,不可轻杀。书家载之甚多,此不具说也。

《常用中药材鉴别图典》

主产于浙江、安徽、湖北、湖南等地。

产地

加工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