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穴位——水分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所属经络类型 | 所属位置 |
---|---|
胸腹部穴位 |
别名
中守(《千金翼方》、《类经图翼》)、分水(《太平圣惠方》、《黄帝明堂灸经》)、中管(《外台秘要》)、风水(《针灸逢源》)
取穴方法
下脘下一寸,脐上一寸,穴当小肠下口。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入膀胱,渣滓入大肠,故曰水分。
仰卧或正坐位。从肚脐起沿腹部前正中线直上1横指处即为此穴。
《中国针灸学》
在前正中线上,脐上一寸。
主治
《针灸大成》
主水病,腹坚肿如鼓,转筋,不嗜食,肠胃虚胀,绕脐痛冲心,腰脊急强,肠鸣状如雷声,上冲心,鬼击,鼻出血,小儿陷囟。
针灸方法
《针灸大成》
《素注》针一寸。《铜人》针八分,留三呼,泻五吸。水病灸大良。又云:禁针。针之水尽即死。《明堂》水病灸七七壮,止四百壮,针五分,留三呼。《资生》云:不针为是。
-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
赞赏者名单
因为你们的支持让我意识到写文章的价值🙏
本文是原创文章,采用 CC BY-NC-SA 4.0 协议,完整转载请注明来自 Nanbowan!
评论
匿名评论
隐私政策
✅ 你无需删除空行,直接评论以获取最佳展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