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夏枯草

类型 功效
花类 夏枯草 清热药 苦, 辛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苦、辛,寒。热瘰疬,鼠瘘,头疮,破症,散瘿,结气,脚肿,湿痹,轻身。

《本草经集注》

味苦、辛,寒,无毒。主治寒热,瘰疬,鼠瘘,头疮,破症,散瘿结气,脚肿湿痹。轻身。

《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苦辛,性寒,无毒,入肝经。主瘰疬瘿瘤,湿脾脚肿,肝虚目痛,冷泪畏光,散血破症,生肌解毒。

夏枯草三四月开花,是时正厥阴风木主令,其为肝经之药明矣。丹溪曰:夏至即枯者,盖禀纯阳之气,得阴气则枯也。

《本草经解》

气寒,味苦辛,无毒。主寒热,瘰疬鼠瘘,头疮破癥,散瘿结气,脚肿湿痹,轻身。

夏枯草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太阳膀胱寒水经;味苦辛无毒,得地火金之味,入手少阴心经、手太阴肺经。遇火令而枯,禀金水之气独全,水制火,金平木,故专主少阳相火,风木胆经之证。气味轻清,少阳也。

太阳主表,表邪外入,则太阳有病而恶寒发热矣;其主之者,味辛可以散表寒,味苦可以清热也。瘰疬鼠瘘,皆少阳胆经风热之毒;夏枯草禀金水之气味,所以专入少阳,解风热之毒也。头乃太阳行经之地,膀胱湿热则生头疮;其主之者,气寒清热,味苦燥湿也。

积聚而有形可征谓之症,乃湿热结气也;味辛可以散结,味苦可以燥湿热,所以主之也。瘿亦少阳之症,其主之者,以夏枯草专治少阳之症,而辛散之功也。湿邪伤下,脚肿湿痹,无非湿也;苦能燥湿,所以主之。且入肺与膀胱,而有祛湿之力,湿胜则身重,既有祛湿之功,所以能轻身也。

《玉楸药解》

味苦,辛,气寒,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凉营泻热,散肿消坚,治瘰疬瘿瘤、扑伤、血崩带下、白点汗斑诸证。

鲜者熬膏佳。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归肝经

《本草经解》:归膀胱、心、肺、胆经

《玉楸药解》:归肝、胆经

别名

《神农本草经》
夕句、乃东

《本草经集注》
燕面

常用方

《本草经解》

夏枯草末,治血崩不止,及赤白带下。夏枯草可代柴胡升发,可代甘菊清肝。同白茯、白术、黄柏,治湿热。同连翘、金银花、贝母、元参、薄荷、花粉、紫背天葵、甘草,治瘰疬有功效。用数两煎汤,煮甘菊、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白芨、白蔹、甘草、生地、白芷、半枝莲,消一切肿毒甚神。

使用注意

《本草经集注》

土瓜为之使。

《雷公炮制药性解》

土瓜为使。

饮片

来源产地

《中药大辞典》

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果穗。夏季当果穗半枯时噪下,晒干。

生于荒地、路旁及山坡草丛中。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产地

加工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