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功效
种仁 益肾固精, 补脾止泻, 除湿止带 甘, 涩

功效:益肾固精, 补脾止泻, 除湿止带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主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

《本草纲目》
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

《本草求真》
味甘补脾,故能利湿,而使泄泻腹痛可治……味涩固肾,故能闭气,而使遗带小便不禁皆愈。

归经

应用

本品甘涩收敛,善能益肾固精。治肾虚不固之腰膝酸软,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者,常与金樱子相须为用,如水陆二仙丹(《洪氏集验方》);
亦可与莲子、莲须、牡蛎等配伍,如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
芡实粉粥(《饮食与长寿》引《本草纲目》)
芡实三子汤(化裁自水陆二仙丹《洪氏集验方》,《巧吃治百病》)
芡实缩尿方(《巧吃治百病》)
莲子芡实猪瘦肉汤(《饮食疗法》)

本品既能健脾除湿,又能收敛止泻。
可用治脾虚湿盛,久泻不止者,常与白术、茯苓、扁豆等药同用。
芡实山药糊(《本草新编》)
芡实茯苓粥 (《摘元方》)
山药莲芡葡萄汤(《食疗·药膳》)
芡实粳米粥(《随息居饮食谱》)
芡实蒸蛋羹(《古食谱》)

本品能益肾健脾、收敛固涩、除湿止带,为治疗带下证之佳品。
治脾肾两虚之白浊、带下,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药同用。
若治湿热带下,则宜与清热利湿之黄柏、车前子等同用,如易黄汤(《傅青主女科》)。
山药芡实粥(《宫廷颐养与食疗粥谱》)

人群宜忌

宜用体质

气虚体质尤宜;脾虚、肾虚体质尤宜

宜用病症

慢性腹泻、尿频、遗精、白带增多、心肌缺血

慎用体质

实热体质慎用

慎用病症

外有表邪或内有实热积滞者均不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