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草药——朱砂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 品 | 性 | 功效 | 味 |
---|---|---|---|---|
矿物类 | 朱砂 | 微寒 | 安神药 | 甘 |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甘,微寒。主身体五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久服,通神明不老。能化为汞。
《本草经集注》
味甘,微寒,无毒。主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通血脉,止烦满,消渴,益精神,悦泽人面,杀精魅邪恶鬼,除中恶、腹痛、毒气、疥瘘、诸疮。久服通神明不老,轻身神仙,能化为汞,作末名真朱,光色如云母,可析者良。
《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甘,生者微寒无毒,炼者大热有毒,入心经,主镇心安神,益气明目,通血脉,除烦满,止消渴,疗百病,杀精祟鬼邪,祛疥疮癣虫。久服成仙,畏碱水,大如鸡卵,形似芙蓉,破之若云母,光明照彻者佳。
《本草经解》
气微寒,味甘,无毒。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久服通神明不老。(水飞)
丹砂气微寒,禀天初冬寒水之气,入足少阴肾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色赤而生水银,入手少阴心经。盖心乃火藏而藏阴者也,气味降多于升,质重味薄,阴也。
心肾者,人身之水火也,天地之用在于水火,水火安则人身天地位矣;丹砂,色赤质重可以镇心火,气寒可以益肾水,水升火降,心肾相交,身体五脏之病皆愈也。
心者生之本,神之居也,肾者气之源,精之处也,心肾交,则精神交相养矣,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精神交养,则魂魄自安。味甘益脾,脾为后天,气者得于天,充于谷,后天纳谷,所以益气。
心病多舍于肝,心火不炎,则肝血上奉,故又明目也。色赤具南方阳明之色,阳明能辟阴幽,所以杀精魅邪恶鬼也。
久服通神明不老者,心之所藏者神明,久服丹砂,则心火清,火清则血充,故虚灵不昧,光彩华面也。
《长沙药解》
味甘,微寒,入手少阴心经。善安神魂,能止惊悸。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归心经
《本草经解》:归肾、脾、心经
《长沙药解》:归心经
别名
丹砂、真朱、辰砂、光明砂
《神农本草经》
丹沙
常用方
《本草经解》
丹砂一两,同人参、茯神、甘草各二钱,山药、马豆各四钱,青黛、僵蚕各一钱,冰片一分丸,名安神丸,治小儿惊症。同生地、当归、白茯、甘草、川莲,名朱砂安神丸,安神清热。
《长沙药解》
《金匮》赤丸,茯苓四两,半夏四两,乌头二两,细辛一两。研末,炼蜜丸,朱砂为衣,麻子大,酒下三丸。治寒气厥逆。以火虚土败,不能温水,寒水上凌,直犯心君。茯苓、乌头、泻水而逐寒邪,半夏、细辛,降逆而驱浊阴,朱砂镇心君而护宫城也。
朱砂降摄心神,镇安浮荡,善医惊悸之证。赤丸用之,取其保护君主,以胜阴邪也。
使用注意
《本草经集注》
恶磁石,畏咸水。
《雷公炮制药性解》
丹砂之色,属丙丁火,心脏之所由归也,质性沉滞,勿宜多用。
自唐世太平日久,膏粱之家,弗得其理,惑于方士,都致殒身,习俗成风,至今未已,斯民何辜,蒙此惨祸,其理渊奥。察之实难,吾愿好事者慎之。
饮片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
生涪陵山谷,采无时。
案此化为汞及名真朱者,即是今朱砂也。世医皆别取武都仇池雄黄夹雌黄者,名为丹砂。
方家亦往往俱用,此为谬矣。涪陵是涪州,接巴郡南,今无复采者。乃出武陵,西川诸蛮夷中,皆通属巴地,故谓之巴沙。《仙经》亦用越沙,即出广州临漳者,此二处并好,惟须光明莹澈为佳。如云母片者,谓云母沙。如樗蒲子、紫石英形者,谓马齿沙,亦好。如大小豆及大块圆滑者,谓豆沙。细末碎者,谓末沙。此二种粗,不入药用,但可画用尔。采沙皆凿坎入数丈许。虽同出一郡县,亦有好恶。地有水井,胜火井也。炼饵之法,备载《仙方》,最为长生之宝。
《中药大辞典》
为天然的辰砂矿石。劈开辰砂矿石,取出岩石中夹杂的少数朱砂。可利用浮选法,将凿碎的矿石放在直径约尺余的淘洗盘内,左右旋转之,因其比重不同,故砂沉于底,石浮于上。除去石质后,再将朱砂劈成片、块状。其片状者称为”镜面砂”,块状者称”豆瓣砂”,碎末者称”朱宝砂”。
主产贵州、湖南、四川、广西、云南等地。
加工炮制
《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凡使,宜须细认取,诸般尚有百等,不可一一论之。有妙硫砂,如拳许大,或重一镒,有十四面,面如镜,若遇阴沉天雨,即镜面上有红浆汁出;有梅柏砂,如梅子许大,夜有光生,照见一室;有白庭砂,如帝珠子许大,面上有小星现;有神座砂,又有金座砂、玉座砂,不经丹灶,服之而自延寿命;次有白金砂、澄水砂、阴成砂、辰锦砂、芙蓉砂、镜面砂、箭镟砂、曹末砂、土砂、金星砂、平面砂、神末砂,已上不可一一述也。
夫修事朱砂,先于一静室内焚香斋沐,然后取砂,以香水浴过,了,拭干,即碎捣之,后向钵中更研三伏时;竟,取一瓷锅子,着研了砂于内,用甘草、紫背天葵、五方草各剉之,着砂上下,以东流水煮,亦三伏时,勿令水火缺失;时候满,去三件草,又以东流水淘令净,干晒,又研如粉;用小瓷瓶子盛,又入青芝草、山须草半两盖之,下十斤火煅,从巳至子时方歇,候冷,再研似粉。
如要服,则入熬蜜,丸如细麻子许大,空腹服一丸。如要入药中用,则依此法。
凡煅,自然住火。
每五两朱砂,用甘草二两、紫背天葵一镒、五方草自然汁一镒,若东流水,取足。
《中药大辞典》
用吸铁石吸净铁屑,研成细粉,或用水飞法制成极细的粉末。
-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