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巴豆

类型 功效
果实及种子类 巴豆 泻下药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辛,温。主伤寒,温疟,寒热,破癥瘕,结聚坚积,留饮痰癖,大腹水胀,荡练五藏六府,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去恶肉,除鬼毒蛊疰邪物,杀虫鱼。

《本草经集注》

味辛,温,生温熟寒,有大毒。主治伤寒,温疟,寒热,破癥瘕,结坚积聚,留饮痰癖。大腹水胀,荡练五脏六腑,开通闭寒,利水谷道,去恶肉,除鬼蛊毒疰邪物,杀虫鱼。治女子月闭,烂胎,金创,脓血,不利丈夫阴,杀斑蝥毒。可练饵之,益血脉,令人色好,变化与鬼神通。

《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辛,性生温熟寒,有大毒,入脾、胃、大肠三经。主消坚积,荡脏腑之沉寒,通闭塞,利水谷之道路,排脓消肿,破血通经,杀鬼毒蛊疰及腹脏诸蛊。去皮心膜油,水煮五度用。

巴豆专主宣通,则脾胃大肠宜其入已。炒令紫黑,可以通肠,亦可止泻。盖通因通用之意也。仲景、东垣及诸名家,每每用之,今世俗畏其辛热之毒,荡涤之患,辄云劫剂,皆废不用。不知巴豆为斩关夺门之将,其性猛烈,投之不当,为害非轻,用之得宜,奏功甚捷。

《长沙药解》

味辛、苦,大热,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少阴肾经。驱寒邪而止痛,开冷滞而破结。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归脾、胃、大肠经

《长沙药解》:归胃、脾、肾经

别名

《本草经集注》
巴椒

常用方

《长沙药解》

《伤寒》二白散,方在桔梗。用之治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以寒实郁结,痞塞不通,巴豆破寒实而决郁塞也。

巴豆辛苦大热,破沉寒积冷,止心疼腹痛,泻停痰积水,下宿谷坚癥,治霍乱胀痛,不能吐泻,疗寒痰阻闭,不得喘息,排脓血而去腐秽,荡积滞而断疟痢,消死肌弩肉,点疣痣疥癣。种种奇功,神异非常。

强人可服二厘。

使用注意

《本草经集注》

芫花为之使,恶蘘草,畏大黄、黄连、藜芦。

《雷公炮制药性解》

芫花为使,恶蘘草,畏大黄、黄连、藜芦、牵牛、芦笋、酱豉、冷水,杀斑蝥蛇蝎毒。

饮片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

生巴郡川谷。八月采实,阴干,用之去心皮。

出巴郡,似大豆,最能利人,新者佳。用之皆去心皮乃秤,又熬令黄黑,别捣如膏,乃合和丸散尔。道方亦有练饵法,服之乃言神仙。人吞一枚,便欲死,而鼠食之,三年重卅斤

《中药大辞典》

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种子。8~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后,除去果壳,收集种子,晒干。

多为栽培植物;野生于山谷、溪边、旷野,有时亦见于密林中。分布四川、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江苏。

产地

加工炮制

《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凡使,巴之与豆及刚子,须在子细认,勿误用,杀人。巴颗小、紧实、色黄;豆即颗有三棱、色黑;若刚子,颗小似枣核,两头尖。巴与豆即用,刚子勿使。

凡修事巴、豆,敲碎,以麻油并酒等可煮巴、豆了,研膏后用。

每修事一两,以酒、麻油各七合,尽为度。

《长沙药解》

去壳,炒,研用。

《中药大辞典》

巴豆仁:拣净杂质,用粘稠的米汤或面汤浸拌,置日光下曝晒或烘裂,搓去皮,簸取净仁。

巴豆霜:取净巴豆仁,碾碎,用多层吸油纸包裹,加热微炕,压榨去油,每隔2天取出复研和换纸1次,如上法压榨六、七次至油尽为度,取出,碾细,过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