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蜂蜜

类型 功效
动物类 蜂蜜 泻下药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甘,平。主心腹邪气,诸惊痫痉,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

《本草经集注》

味甘,平,微温,无毒。主治心腹邪气,诸惊痫痓,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养脾气,除心烦,食饮不下,止肠澼,肌中疼痛,口疮,明耳目。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延年神仙。

《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甘,性平,无毒,入脾、肺二经。主益气补中,润燥解毒,祛邪定惊,养脾气,除心烦,通便闭,解虚热,疗心疼,悦颜色,和百药,除众病。每斤炼至十二两半用,蜡主痢,下诸疮。

蜂蜜,甘宜归脾,润宜归肺,其用最多。良有百花之精,且取人溺以酿之故也。

《本草经解》

气平,味甘,无毒。主心腹邪气,诸惊痫痉,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延年神仙。(火炼)

石蜜气平,禀天秋收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味升多于降,阳也。

心腹,太阴经行之地也,气味甘平,故主邪气。诸惊痫痉,肝热而气逆也;惊者平之,痫痉者缓之,甘平之味,平之缓之也。

甘为土化,土乃万物之母,五脏诸不足,补之以甘也。真气者得于天,充于谷,甘味益脾,脾和则谷纳,所以益气补中也。

蜜乃采百花酿成,而得至甘之正味,所以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也。

久服气平益肺,肺主气,味甘益脾,脾统血,血气和调,所养刚大,所以强志轻身,不饥不老,延年神仙也。

《长沙药解》

味甘、微咸,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手阳明大肠经。滑秘涩而开结,泽枯槁而润燥。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归肺、脾经

《本草经解》:归肺、脾经

《长沙药解》:归胃、脾、大肠经

别名

《神农本草经》
石蜜、石饴、白蜜

常用方

《本草经解》

蜜同芦根汁、梨汁、人乳、牛乳、童便、竹沥,治膈噎。炼熟,和诸丸药膏子,涂火灼疮。炼硬,加皂角末作挺,纳便道中,治大便硬结。

《长沙药解》

《伤寒》蜜煎导法,蜜七合,炼干,作挺如指,长二寸。内谷道中,欲大便时去之。治阳明病,自汗出,小便自利,津液内竭,大便硬者。以汗尿亡津,而致便硬,非胃热便难之比,不可攻下,蜜煎润燥而滑肠也。

《金匮》大半夏汤方在半夏。用之治反胃呕吐,以肠窍闭塞,糟粕不得下传,白蜜润大肠而通传道也。《伤寒》大陷胸丸方在大黄。用之治结胸项强,以其滑胸膈而下瘀浊也。《金匮》乌头汤方在乌头。用之治历节疼痛,以其滑经络而止寒湿也。大乌头煎方在乌头。用之治寒疝绕脐痛,以其润筋脉而缓迫急也。甘草粉蜜汤方在甘草。用之治蛔虫为病,吐涎心痛,以其滋乙木而息风燥也。甘遂半夏汤方在甘遂。用之治留饮欲去,心下续坚满,以其滑肠胃而泻水饮也。

蜂蜜浓郁滑泽,滋濡脏腑,润肠胃而开闭涩,善治手足阳明燥盛之病。

使用注意

《雷公炮制药性解》

畏生葱,恶芫花。

七月勿食生蜜,令人暴下霍乱。

《长沙药解》

太阴湿旺,大便滑溏者勿服。

饮片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

生武都山谷、河源山谷及诸山石中,色白如膏者良。

石蜜即崖蜜也。高山岩石间作之,色青、赤,味小醶,食之心烦。其蜂黑色似虻。又木蜜,呼为食蜜,悬树枝作之,色青白,树空及人家养作之者,亦白而浓厚,味美。凡蜂作蜜,皆须人小便以酿诸花,乃得和熟,状似作饴须糵也。又有土蜜,于土中作之,色青白,味醶。今出晋安檀崖者,多土蜜,云最胜。出东阳临海诸处多木蜜;出于潜、怀安诸县多崖蜜,亦有杂木蜜及人家养者,例皆被添,殆无淳者,必须亲自看取之,乃无杂尔,且又多被煎煮。其江南向西诸蜜,皆是木蜜,添杂最多,不可为药用。道家丸饵,莫不须之。仙方亦单炼服之。致长生不老也。

《中药大辞典》

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等所酿的蜜糖。

分布很广。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养殖的品种主要是意大利蜜蜂。全国大部地区均产。

产地

加工炮制

《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凡炼蜜一斤,只得十二两半或一分是数。若火少火过,并用不得。

《长沙药解》

入水四分之一,炼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