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草药——丁香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 品 | 性 | 功效 | 味 |
---|---|---|---|---|
花类 | 丁香 | 温 | 温里药 | 辛 |
性味功效
《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甘辛,性温无毒,入肺、脾、胃、肾四经。主口气腹痛,霍乱反胃,鬼疰蛊毒,及肾气奔豚气,壮阳暖腰膝,疗冷气,杀酒毒,消痃癖,除冷劳。有大如山茱萸者,名母丁香,气味尤佳。
丁香辛温走肺部,甘温走脾胃。肾者,土所制而金所生也,宜咸入之。果犯寒疴,投之辄应。
《本草经解》
气温,味辛,无毒。主温脾胃,止霍乱壅胀,风毒诸肿,齿疳 ,能发诸香。
丁香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俱升,阳也。
丁香味辛入肺,芳香而温,肺太阴也,脾亦太阴,肺暖则太阴暖,而脾亦温,肺与大肠为表里,大肠属胃,所以主温脾胃也。霍乱,太阴寒湿症也,气壅而胀,肝邪乘土也;丁香辛温,故能散太阴寒湿,平厥阴胀气,所以主之也。
风气通肝,风毒诸肿,风兼湿,湿胜而肿也;丁香气温,可以散肝风,味辛可以消湿肿也。齿疳虫,阳明湿热生虫也,太阴与阳明为一合;丁香辛温太阴,则太阴为阳明行湿热,而齿疳虫愈也。能发诸香者,丁香气味辛温,而有起发之力也。
《玉楸药解》
味辛,气温,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温燥脾胃,驱逐胀满,治心腹疼痛,除腰腿湿寒,最止呕哕,善回滑溏,杀虫解盅,化块磨坚,起丈夫阳弱,愈女子阴冷。
丁香辛烈温燥,驱寒泻湿,暖中扶土,降逆升陷,善治反胃肠滑、寒结腹痛之证。
用母丁香。雄者为鸡舌香。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归肺、脾、胃、肾经
《本草经解》:归肝、肺经
《玉楸药解》:归脾、胃经
别名
-
常用方
《本草经解》
丁香同白蔻、藿香、陈皮、厚朴、砂仁,治寒霍乱。同陈皮、姜汁糊丸,治小儿虚寒吐泻。同半夏、姜汁,丸,治小儿寒湿吐泻不止。
使用注意
《雷公炮制药性解》
倘因火症,为祸勿轻。
饮片
来源产地
《中药大辞典》
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通常在9月至次年3月间,花蕾由青转为鲜红色时采收。采下后除去花梗,晒干。
分布马来群岛及非洲,我国广东、广西等地有栽培。主产于坦桑尼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我国广东有少数出产。
产地
加工炮制
《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凡使,有雄、雌。雄颗小,雌颗大,似圆枣核。方中多使雌,力大;膏煎中用雄。
若欲使雄,须去丁,盖乳子发人背痈也。
《中国药典》
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用时捣碎。
-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