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草药——苏木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 品 | 性 | 功效 | 味 |
---|---|---|---|---|
茎木类 | 苏木 | 平 | 活血祛瘀药 | 甘, 咸 |
性味功效
《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甘、咸,性平,无毒,入肝经。主破产后恶血,疮疡死症,一切跌扑损伤,调月水,去瘀血,和新血,排脓止痛,消痈散肿,及主霍乱呕逆、赤白痢下。酒蒸,阴干用。
苏木专主血分,宜入肝经。
《本草经解》
气平,味甘、咸,无毒。主破血。产后血胀闷欲死者,水煮五两,取浓汁服。
苏木气平,禀天秋降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咸无毒,得地中北土水之味,入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
味甘入脾,脾统血,味咸走血,所以破血也。产后血胀闷,煮汁五两服,破血之功也。
《玉楸药解》
味辛、咸,气平,入足厥阴肝经。调经行血,破瘀止痛。
苏木善行瘀血,凡胎产癥瘕、疮疡跌扑、一切瘀血皆效。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归肝经
《本草经解》:归肺、脾、肾经
《玉楸药解》:归肝经
别名
苏方木
常用方
《本草经解》
苏木同泽兰、生地、人参、小便、益母、牛膝、黑豆,治产后血晕。同人参,名参苏饮,治产后气喘,面黑欲死。
使用注意
《雷公炮制药性解》
破血之功多,而和血之功少,勿得多用,以伤阴分。
饮片
来源产地
《中药大辞典》
为豆科植物苏木的干燥心材。全年可采。除去外皮及边材,取心材,晒干。
分布广西、广东、台湾、贵州、云南、四川等地。产于广西、云南、台湾、广东(海南岛)、四川等地。
产地
加工炮制
《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凡使,去上粗皮并节了。若有中心文横如紫角者,号曰木中尊色,其效倍常百等。
凡修事,须细剉了,重捣,拌细条梅枝蒸,从巳至申,出,阴干用。
《中国药典》
锯成长约3cm的段,再劈成片或碾成粗粉。
-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