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草药——刺猬皮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 品 | 性 | 功效 | 味 |
---|---|---|---|---|
刺猬皮 | 平 | 收涩药 | 苦 |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苦,平。主五痔,阴蚀,下血赤白五色,血汁不止。阴肿,痛引腰背。酒煮杀之。
《本草经集注》
味苦,平,无毒。主治五痔,阴蚀,下血赤白五色,血汁不止,阴肿,痛引腰背,酒煮杀之。又治腹痛,疝积,亦烧为灰,酒服之。
《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苦、甘,性平,有小毒,不载经络。主五痔肠风泻血,翻胃鼻衄,腹痛疝积,阴肿痛。酒煮熬用。
猬亦有数种,惟苍白色、脚似猪蹄者佳,此外并不宜用。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不载经络
别名
《神农本草经》
蝟皮
常用方
-
使用注意
《本草经集注》
得酒良,畏桔梗、麦门冬。
《雷公炮制药性解》
畏桔梗、门冬。
其骨切忌入口,令人消瘦。
饮片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
生楚山川谷田野。取无时,勿使中湿。
田野中时有此兽,人犯近,便藏头足,毛刺人,不可得捉,能跳入虎耳中。而见鹊便自仰腹受啄,物有相制,不可思议尔。其脂烊铁注中,内少水银,则柔如铅锡矣。
《中药大辞典》
为刺猬科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皮。全年均可捕捉,于冬眠时捕获更易。捕得后,用刀纵剖腹部,将皮剥下,翻开,撒上一层石灰,于通风处阴干。
刺猬:分布东北、华北、华东、华中,以至四川等地。
短刺猬:栖息于北方草原地带,低洼地方较多。亦有冬眠习惯。食昆虫、小鼠或蛙等小动物。分布吉林省西部、内蒙古东部,南至河北省北部。
主产河北、江苏、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内蒙古、浙江、安徽、吉林、湖北、湖南等地。
产地
加工炮制
《中药大辞典》
炒刺猬皮:取拣净的刺猬皮,剁成小块,洗净,晒干,另取滑石粉置锅内炒热,加入刺猬皮,炒烫至黄色,取出,筛、刷去滑石粉,剪去毛,放凉。
-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