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所属经络类型 所属位置
下肢部穴位

别名

鱼腹、肉柱(《针灸甲乙经》)、伤山(《备急千金要方》)、肠山(《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取穴方法

锐腨肠下分肉间陷中,一云腿肚下分肉间。《针经》云:取穴须用两手高托,按壁上,两足指离地,用足大指尖竖起,上看足锐腨肠下分肉间。


1.直立,足尖着地,两手上举按墙。在腓肠肌下都可见一人字纹,在其下可触及一凹陷处即为此穴。

2.俯卧位。取一标有二等分的弹性皮筋,将皮筋两端点与腘窝横纹中点、外踝尖对齐,在皮筋的中点,按压有凹陷处即为此穴。

《中国针灸学》
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约当委中下八寸处。

主治

《针灸大成》
主大便不通,转筋,痔肿,战栗不能立,脚气膝肿,胫酸脚跟痛,筋急痛,霍乱,急食不通,伤寒水结。

针灸方法

《针灸大成》
《铜人》灸五壮,针七分。《明堂》针八分,得气即泻,速出针,灸不及针,止六七壮。《下经》灸五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