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草药——蚱蝉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 品 | 性 | 功效 | 味 |
---|---|---|---|---|
动物类 | 蚱蝉 | 寒 | 咸 |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咸,寒。主治小儿惊痫,夜啼,癫病,寒热。
《本草经集注》
味咸、甘,寒,无毒。主治小儿惊痫,夜啼,癫病,寒热,惊悸,妇人乳难。胞衣不出,又堕胎。
归经
别名
-
常用方
-
使用注意
饮片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
生杨柳上。五月采,蒸干之,勿令蠹。
蚱字音作笮,即是痖蝉。痖,雌蝉也,不能鸣者。蝉类甚多。庄子云:蟪蛄不知春秋,则是今四月、五月小紫青色者。而《离骚》云:蟪蛄鸣兮啾啾,岁暮兮不自聊,此乃寒螀尔,九月、十月中鸣甚凄急;又二月中便鸣者名䗿母,似寒螀而小;七月、八月鸣者名蛁蟟,色青。今此云生杨柳树上者是。《诗》云:鸣蜩唠唠者,形大而黑,伛偻丈夫,止是掇此,昔人啖之。 故《礼》有雀、鷃、蜩、范,范有冠,蝉有缕,亦谓此蜩。此蜩复五月便鸣。世云五月不鸣,婴儿多灾,今其治亦专主小儿也。
《中药大辞典》
为蝉科昆虫黑蚱的全虫。6~7月间捕捉。
成虫多栖于柳、插、枫杨及苹果、梨、桃、杏等阔叶树木上。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产地
加工炮制
-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
赞赏者名单
因为你们的支持让我意识到写文章的价值🙏
本文是原创文章,采用 CC BY-NC-SA 4.0 协议,完整转载请注明来自 Nanbowan!
评论
匿名评论
隐私政策
✅ 你无需删除空行,直接评论以获取最佳展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