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草药——桃仁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 品 | 性 | 功效 | 味 |
---|---|---|---|---|
果实及种子类 | 桃仁 | 平 | 活血祛瘀药 | 苦 |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苦,平。主瘀血,血闭,癥瘕,邪气。杀小虫。
《本草经集注》
味苦、甘,平,无毒。主治瘀血,血闭,癥瘕,邪气。杀小虫。主咳逆上气,消心下坚,除卒暴击血,破癥瘕,通月水,止痛。
《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苦甘,性平,无毒。入肝、大肠二经,主瘀血血闭,癥瘕鬼邪,血燥便结,杀三虫,止心痛。沸汤泡去皮尖,炒用。
桃仁行血,宜入肝经,性润,宜入大肠。
《本草经解》
气平,味苦甘,无毒,主瘀血,血闭癥瘕邪气,杀小虫,(双仁者大毒)
桃仁气平,禀天秋收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苦甘无毒,得地中南火土之味,入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心主血,脾统血,血者阴也,有形者也,周流乎一身,灌溉乎五脏者也,一有凝滞,非瘀即闭矣,至有形可征即成症,假物成形则成瘕,盖皆心脾不运故也,桃仁甘以和血,苦以散结,则瘀者化,闭者通,而积者消矣,桃为五木之精,能镇辟不祥,所以主邪气,禀火之苦味,所以杀小虫也,
《长沙药解》
味甘、苦、辛,入足厥阴肝经。通经而行瘀涩,破血而化癥瘕。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归肝、大肠经
《本草经解》:归肺、心、脾经
《长沙药解》:归肝经
别名
《神农本草经》
桃核仁
常用方
《本草经解》
气平,味苦甘,无毒。主瘀血,血闭癥瘕邪气,杀小虫。(双仁者大毒)
桃仁气平,禀天秋收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苦甘无毒,得地中南火土之味,入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
心主血,脾统血,血者阴也,有形者也,周流乎一身,灌溉乎五脏者也,一有凝滞,非瘀即闭矣,至有形可征即成癥,假物成形则成瘕,盖皆心脾不运故也;桃仁甘以和血,苦以散结,则瘀者化,闭者通,而积者消矣。
桃为五木之精,能镇辟不祥,所以主邪气;禀火之苦味,所以杀小虫也。
《长沙药解》
《伤寒》桃核承气汤,桃仁五十枚,甘草、桂枝、芒硝各一两,大黄四两。治太阳伤寒,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外证已解,但小腹急结者。太阳为膀胱之经,膀胱为太阳之腑,太阳表证不解,经热内传,结于膀胱之腑,血室瘀蒸,其人如狂,是宜攻下。若外证未解,不可遽下,俟其表热汗散,但只小腹急结者,乃用下法。甘草补其中气,桂枝、桃仁,行经脉而破凝瘀,芒硝、大黄,泻郁热而下积血也。
抵当汤,方在大黄。用之治血结膀胱,少腹硬满。《金匮》鳖甲煎丸方在鳖甲。用之治久疟不愈,结为癥瘕。大黄䘌虫丸方在大黄。用之治虚劳腹满,内有干血。桂枝茯苓丸方在桂枝。用之治宿有癥病,胎动下血。下瘀血汤方在大黄。用之治产妇腹痛,中有瘀血。大黄牡丹皮汤方在大黄。用之治肠痈脓成,其脉洪数,以其破癥瘀而行脓血也。
桃仁辛苦滑利,通经行血,善润结燥而破癥瘀。其诸主治,止咳逆,平喘息,断崩漏,杀虫䘌,疗心痛,医腹痛,通经闭,润便燥,消心下坚积,止阴中肿痒,缩小儿癞疝,扫男子牙血。
泡去皮尖。
使用注意
饮片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
七月采,取仁,阴干。生太山川谷。
今处处有,京口者亦好,当取解核种之为佳。又有山龙桃,其仁不堪用,世用桃仁作酪乃言冷。桃胶入仙家用。三月三日采花,亦供丹方所需。方言服三树桃花尽,则面色如桃花。人亦无试之者。服术人云:禁食桃也。
《中药大辞典》
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种子。6~7月果实成热时采摘,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晒干。放阴凉干燥处,防虫蛀、走油。
桃:全国各地普遍栽培。
山桃:多生于石灰岩的山谷中。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等地。
加工炮制
《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凡使,须择去皮,浑用白术、乌豆二味,和桃仁同于坩埚子中煮一伏时后,漉出,用手擘作两片,其心黄如金色,任用之。
《中药大辞典》
除去硬壳杂质,置沸水锅中煮至外皮微皱,捞出,浸入凉水中,搓去种皮,晒干,簸净。
-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