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原则:环境贴切原则
简介
本条为“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的第一原则。
系统应该在合理的时间内通过适当的反馈,始终让用户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系统状态可见性原则是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的第一条。
尼尔森基于对200多个可用性问题的分析,总结出了这一原则,旨在提升人机交互的易用性,让用户获得更加舒适的机器使用体验。
系统状态可见性广泛指导了系统或App或产品的状态显示、提示反馈设计,或对用户的错误提示和反馈设计中。
详情
知道即力量
在一个正常运作的系统 (包括App) 中往往会有大量不同的指标来表示其工作的状态,尽管用户并不需要时刻紧盯着这些数字和状态,但系统依然需要将其中的一部分展示给用户看,例如手机和电脑的电池剩余、网络连接情况等,以便让用户对系统拥有「掌控感」。
这些信息有助于用户了解系统运行的状态,并对后续的行动进行预估。回到上面所讲的例子,电池电量剩余可以让用户知道什么时候该充电,以免进入自动关机的尴尬境地;网络连接状态可以让用户知道现在能不能使用互联网,以免反复尝试未果后出现负面情绪。
合适的反馈
无论用户何时何地与系统进行交互,他们都需要知道自己的交互操作是否起到了效果,这样才能打消他们在使用过程中的「未知感」,往往负面情绪就来自于这种「未知感」。例如当手机卡死时,系统无法对用户的操作进行反馈,这时用户会出现强烈的负面情绪,这种交互映射会导致用户本能得认为没有反馈就是系统出现了差错。
对用户的操作给出反馈几乎已经是用户界面设计一条最基本的设计原则,这种反馈可以很简单,比如用户点击按钮后颜色可以进出现一定的变化;或者当一个流程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完成时给出进度指示。这些指示器可以表明系统正在正常运行。
必要时展示后台数据
现代的系统往往非常复杂,而且大多数用户不会关心哪些与他们没什么关系的后台组件/数据,例如你的网站需要加载哪些JavaScript脚本才能正常工作的,用户可能对此毫无兴趣。但是尽管如此,有些后台数据仍然是有必要告知用户的,比如电商网站的库存剩余。
总结来说,会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站/产品的后台数据,应该通过合适的方式告知用户。不严重并且在预期内能够自动恢复的错误,可以使用较弱的提示 (恢复后也需要告知用户已经恢复),而严重的错误则可以使用模态弹窗。
及时告知错误
当键入一长串需要校验的表单时,例如:注册流程中的表单,不要等用户全部填写完毕了才提示填写错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当用户填写完一条,就进行一次校验并及时提醒填写错误。
另外,如果对填写内容的格式有多条条件,在提醒错误的前提下,还可以考虑列出当前内容满足了哪些条件,没有满足哪些条件,例如:密码的创建偶尔会有一些特殊的条件,那设计者应当列出这些条件,并及时告知用户当前填写的内容还没符合哪几条。
遵循良好的状态可见原理,不仅可以增强用户的控制感,减少操作过程中的不确定和焦虑,提升用户体验;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的降低系统的后台压力,避免用户因为不确定而反复进行操作。
参考
- Jakob nielsen. (1994, April 24). 10 Usability Heuristics for User Interface Design. Nielsen Norman Group. https://www.nngroup.com/articles/ten-usability-heuristics/?lm=visibility-system-status&pt=article
- Aurora Harley. (2018, June 3). Visibility of System Status (Usability Heuristic #1). Nielsen Norman Group. https://www.nngroup.com/articles/visibility-system-status/
-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