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食同源——花椒
文章协议:本文内容仅用于本站作者自学记录和知识存储,请勿随意散播及使用,未听劝告使用或分享造成任何问题与本站作者无关。阅读或分享即表示同意该协议。
类型 | 性 | 功效 | 味 |
---|---|---|---|
调料 | 温 | 温中止痛, 杀虫止痒 | 辛 |
功效:温中止痛, 杀虫止痒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
《本草纲目》
椒,纯阳之物,其味辛而麻,其气温以热。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湿,治风寒湿痹,水肿泻痢;入右肾补火,治阳衰溲数,足弱,久痢诸证。
归经
应用
本品辛散温燥,入脾胃经,长于温中燥湿,散寒止痛,止呕止泻。
治疗外寒内侵,胃寒冷痛、呕吐,常与生姜、白豆蔻等同用;
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不思饮食,常与干姜、人参等配伍,如大建中汤(《金匮要略》);
治夏伤湿冷,泄泻不止,可与砂仁、肉豆蔻等同用。
椒盐饼(《食光鸿秘》)
荠菜花椒红枣汤(《疾病的食疗与验方》)
花椒火腿汤(《本草纲目拾遗》)
花椒粥(《养生随笔》)
椒术丸(《普济方》)
椒肾羹(《太平圣惠方》)
椒面粥(《普济方》)
姜椒煨鸡块(《食疗本草学》)
姜椒粉(《食疗药膳》)
椒面羹(《饮膳正要》)
本品有驱蛔杀虫之功。治疗虫积腹痛,手足厥逆,烦闷吐蛔等,常与乌梅、干姜、黄柏等同用,如乌梅丸(《伤寒论》);
用治小儿蛲虫病,肛周瘙痒,单用煎液作保留灌肠。
麻油花椒(《食疗本草学》)
花椒浸酒方(《巧吃治百病》)
姜枣花椒汤(《中国食疗学》)
本品外用有杀虫止痒之功。治妇人阴痒不可忍,非以热汤泡洗不能已者,可与吴茱萸、蛇床子、陈茶等同用,水煎熏洗;
治湿疹瘙痒,可单用,或与苦参、蛇床子、地肤子等,煎汤外洗。
此外,本品与茯苓配伍,可用于肾虚痰喘、腰痛足冷等症,如椒苓丸(《本经逢源》)。
椒苓丸(化载自椒苓丸《本经逢源》,《食物本草》)
人群宜忌
宜用体质
阳虚体质尤宜;肾阳虚、脾胃阳虚体质尤宜
宜用病症
慢性胃溃疡、腹泻、腹痛、呕吐、肠道寄生虫;外用,真菌性皮肤瘙痒、阴道炎
-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